第147章 四季与节气划分下(1 / 2)

原始生存实录 秃子表白 1051 字 10个月前

姬昊和恒商议很长时间划分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四季的划分还是比较简单,把一年时间分为四段,根据日照长短和气温就可以划分,二十四节气相对复杂多了,还是决定先划分四季。 根据日照变化及气温冷暖的变化,农历十一月到来年一月三个月为冬季,这时候是最冷的一段时间;农历二月到四月为春季,温度逐渐升温,万物复苏,非常适合播种,牲口在这个相对温暖的环境交配非常频繁,农作物的播种也大多在这个季节;农历五月到七月为夏季,天气温度较高,雨水逐渐增多,万物在充足的阳光和水及合适的温度下得到极快的生长;农历八月到十月为秋季,气温逐渐转凉,农作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季节。 四季划分不是简单意义套用现代划分方式,而是他们俩查阅大量的记录和日照长短变化,他们在墙上一段一段观看,一段一段研究,把相近的时间段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季,四季通过这些推演才确认。 接下来的二十四节气可是复杂多了,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节和十二气,十二节分别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气分别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因为年份划分与现代人无异,所以姬昊大胆认为他们所在空间就是地球所在空间的镜像空间,姬昊所在的星球也是自转和公转,否者那里有日夜和温差及日照长短的变化。 姬昊其他不好确认,但是十二气当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地球公转划分的,春分白天晚上时间一致,一般在阳历3月22日左右,夏至白天时间最长,一般在阳历6月23日左右,秋分又回到白天黑夜时间一样长,一般在阳历9月22日左右,冬至白天时间最短,一般在阳历12月23日。 恒和姬昊查阅大量的日照长短的记录,最终确认重要的四个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时间,二十四节气是一节一气间隔,每段间隔约14天。但是要根据每年日照变化,要做微量调整。所以节气的发布直接有观星馆直接向大周发布,族人也好根据节气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作息时间。 春分和夏至之间隔着五个节气,姬昊分别把五个节气填入和恒解释这些节气真正的含义和相关的常识问题,恒直接对姬昊惊为天人,这个先知大人从星象和天象就能知道这么多,他一点都没有看出来。仔细一核对,发现竟然和记录的大致相似,还有相应的名称。 这个不是姬昊聪明,而是姬昊在对号入座而已。根据小时候语文课本上的二十四节气歌,解释起来轻车熟路,谁叫他是一个学霸,不然怎么可以以状元身份考入qh大学。姬昊心里还沾沾自喜,他现在想想自己死后,后人怎么评论他。比如时代的开创者、无所不能的先知、神的使徒、军事鼻祖等等称号,姬昊想想都是口水直流,自己yy都能把自己弄得口水直流,佩服的五体投地。 姬昊就在恒连连惊奇中把二十节气记录下来,记录所有的特征,便于以后发布节气时候好修正。恒这才了解先知才是星象和天象及其强大天赋,自己根本不能和他比较。如果要让恒知道,他辛辛苦苦观察的东西,在现在只是小学到中学的基本地理知识,估计直接暴毙而亡。 四季和节气划分完毕,恒抓紧时间整理。在第二天政务殿召开了关于历法的第二次会议,这次提出的四季和二十四节气让一帮长老更加莫名其妙,历法还没有搞明白,现在根据历法又搞出四季二十四节气,简直有点天书的感觉。一帮人看着恒和姬昊,有时候在想这两个还是人吗? 无论长老们理解不理解,随着时间推移,经过实践的证明,四季和二十节气实在太有用了。后来做农事的族人准备干什么的时候,都回去观星馆看一下,今天是什么日子,是哪个节气,一看节气就知道该干嘛了。族人越来越离不开这个,而做出这个的恒被族人记在了心理,观星师受到族人的尊重。这些都是后话了。 姬昊为了推广历法一套东西,特地加入到学校的教学内容,名字就叫做历法。恒亲自教学,待培养出能够理解的族人,再到其他城去推广。我国古代历朝历代更替,新王朝的建立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整历法,恢复农事和编年历。足见历法的重要性。 聪有一个更加聪明的做法,他在大周律法的后面,把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名称写在城墙上,并要文字简单描述,和律法一致,每天早上和下午在墙边宣读。让族人可以驻足观望和了解历法。 随着时间的常年累月族人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也不要太刻意和族人解释为什么。只要告诉他们芒种就是要开始春播了,小满开始收割稻谷粮食。雨水就是最近雨水天气比较多,大暑就是天气酷热,注意人、牲口、农作物的高温问题。 解释的简单明了,让族人一看就明白。虽然没有学校的教得那么详细,但是对于普通族人完全够用了。也不用记住具体那一天,观星馆每天都挂牌在门外,一瞧便知。所以这次历法的制订和推广,具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 近一个月的历法研究过程中也要姬昊成长了很多,对古人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没来到这片空间之前,自己学的所有的基础知识都没有什么含金量和技术高度。他觉得他学的估计现代人都知道都明白,看不到这些知识有什么用。日历不就是看看时间的,哪有什么稀奇的时候。现在想想才知道大错特错。 一个文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