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比戴绿帽子还惨(2 / 3)

八月份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了,举国欢庆的盛事,随着时间的临近,气氛也越来越火爆。

随便翻了翻新闻,李谦赶到片场,继续《月球》的拍摄。

昨天下午是第一天开拍,拍了四个镜头,不过都是些无足轻重的戏份。

摄影棚里剧组所有人都已经在准备新一天的拍摄了,1800平米的摄影棚被一块块分割成几个小摄影棚,对应着电影中的一个个室内场景。

而电影里面月球表面的戏份,在另一个1500平米的摄影棚里,还在搭建中。

基本上90%的戏份就是在这两个摄影棚里拍了,还有些零零碎碎的戏份。

七拐八拐来到摄影棚里面隔出来一间稍微小点,内部只有100多平的摄影棚,里面是月球基地的员工餐厅和休息室。

黄博已经画好了妆,正坐在按摩椅上翻看自己的剧本,而跟焦员拿着皮尺在反复测量焦点。

灯光师傅也在测光,灯光组长就站在黄博旁边,按照他在戏中的动作、方向,以及头上房间的照明灯,和摄影机之前的距离、角度,根据各方面因素,控制好光亮和光比。

其实胶片电影,有时候灯光比演员还要入戏。

因为演员的所有表演、肢体动作、行进路线他们都会事先体验几遍,才能精准地把光控制好。

跟焦员的那个两英寸摄像机只能看到表演、构图,完全帮不到他,灯光也是剧组唯一的瞎子。

演员的表演从跟焦员那台摄像机传到监视器上,基本都能看出来,摄影师本身就是能直观看到效果的,只有灯光师是凭经验、感觉和反复试验,两眼一抹黑去干的。

而执行导演苏仑,貌似成了打酱油的了,独角戏基本没有需要他去安排的,就是在一旁看着,和美术指导、摄影师、演员沟通。

见李谦来了,苏仑连忙上前,把今早的准备工作汇报了一下。

独角戏,拍摄难度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不过对于剧组来说,整体还是比较轻松的。

一刻钟之后,剧组准备完毕,黄博开始试演。

这场戏是黄博在休息区一边看电视,一边雕小洋房,准备回去送给女儿做礼物的。

试了即便,也就开始了正式拍摄。

李谦坐在监视器面前,拿起对讲机,“开始吧。”

得到命令,苏仑连忙把喇叭举起来,大声道,“所有人退出表演区区,现场收音。”

杆儿爷就位。

苏仑:“开机!”

张忠华打开摄影机,旁边二助快速回应:“录!”

场记冲到镜头面前,“第9场,一镜一次!”

跟焦员对焦到场记板上。

场记打板,快步跑开。

跟焦员重新调整焦点,对焦在黄博身上。

一套程序完成,苏仑大声宣布;“开始!”

李谦就这么静静地坐在监视器面前,导演就是喊“咔”的,甚至有什么很明显肉眼就能看到的问题,执行导演也会中途叫停。

监视器里虽然比较模糊,不过演员的表演和构图还是能看的出的。

黄博戴着个雕刻用的眼镜,坐在按摩椅上,一脸认真地雕刻着手上的小房子,拿着刀的右手一刀一刀,也非常沉稳。

面前的五十多寸的显示器上,正在放着李谦的《生死频率》,偶尔听到什么精彩的片段,黄博也会抬起头看一眼,然后又接着雕刻小房子。

自己给自己打广告,心安理得。

月球的通信被屏蔽了,黄博在月球上只能看到地球上发来的他家人的录像,要么就是看提前下载好的影视剧、各种比赛等等。

“好,咔。”

一个镜头拍完,李谦叫了停。

对着对讲机道,“博哥,你太过认真了,放轻松一点,就像平时吃饭、看书一样就行。”

“在月球上都三年了,这些事情你早就重复了无数遍,雕刻的时候不要一直盯着手上看,看屏幕的时间要多余看手上那个木头房子,跟你现在反着来。”

三年的时间,一个人在月球上,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了,不管干什么,都要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做什么都很随意。

黄博连忙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第一次拍新的类型,而且和之前的所有角色都不一样,演起来还是有些不太自然。

时间足够,独角戏的话胶片也绝对会比《生死频率》用的少,有足够的容错率。

第二遍开始,不得不说凭黄博的条件,能成为一名演员,表演天赋真不一般。

而且天南海北都跑过,自己组过乐队,开过工厂当过老板,也经历了破产。

人生经历多,绝多数时候,对表演都有好处。

这次黄博就完全符合了李谦的要求,就好像在一边看电影,一边拿手机给别人发信息一样。

手机键位每个人都熟悉的不能熟悉了,闭着眼睛打字都行,顶多打完一句话低头瞄一眼。

轻松自如,又悠闲,眼镜一戴,还有点像专业的雕刻老师傅。

不过手上的活得单独拍了。

下面一个镜头,克隆人5号去吧台倒水,因为长时间的孤独,有时候会突然发呆,产生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