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靖难① 靖难(2 / 9)

,因地互为掎角之势已破。

撕开一道口子后,又聚歼敌人,几十万人攻几万人,却以主动换被动,此迅猛之军非一日可成。

知兵者赞叹朱棣谋算,建文朝堂却似有阴云笼罩。纵然知道燕王会采取什么战术,知道他在何地何时进攻,也无法真正阻拦,毕竟沙场瞬息万变,朝廷军能变策略,焉知燕王就没有新的战术?

兵者,乃经年累月经验与意识的结合,善战者求之于势,会创造于己有利的局势。

耿炳文颤颤巍巍请罪,围观之人在心中暗叹,老将军也是一把老骨头了,在兵法上的领悟非常人可比,但问题就在于——燕王太强了。

世上最苦闷之事,无非是己方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名分大义,装备后勤,人数还是地势,都超过对方许多,却仍无法获得胜利。

朱允炆甚是烦躁,耿炳文也是老将了,带着那么多兵,未来却被燕王用这种方式大败,实在难看。大约人年老后脑力也跟不上,还是换个主帅的好,老将军就在京中颐养天年吧。

见天子困扰,黄子澄原本想举荐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但天幕不久前说过的“初代大明战神二五仔李景隆”之语仍萦绕耳畔。

这“二五仔”是什么意思不好说,“大明战神”大约并不是他们认为的那样。虽然天幕说那都是误会,靖难其实惨烈,但此言在先,到底无法信任。

罢了,横竖朝中仍有武将,黄子澄摇了摇头,悄然收回脚。

【耿炳文不行,那就换人,朱允炆如是说。在爱臣黄子澄的推荐下,李景隆纠集五十万大军杀过来了。】

五十万,行吧,朱元璋已经不知该如何评价,能让朝廷出动这么多兵马来平藩王之乱,不知该说是朱允炆这孙子太不懂兵,还是朱棣太有本事,值得皇帝这么看重。

说起来有什么好像忘了,明祖瞥见半空中黄子澄举荐时的脸,眉心狠狠一跳。江南文人……江南赋税!

动了这么多兵,五十万的军队,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后勤,但此时的江南在行“仁政”减税。朱元璋冷笑,就朱允炆这么个搞法,不被叔叔打下台才有鬼。

【已有大胜,但总体局势看起来还是很糟糕。对面人多,兵强马壮,拼人数就能把这边当饺子包了。依然少数,依然被动,拼消耗是没用的,在此情况下拼的就是作战计划和胆魄。

《奉天靖难记》中,朱棣在此时的判断是“出兵于外,奇变随用,内外犄角,破贼必矣。吾出非为永平,直欲诈九江速来就擒耳。”

率兵去支援永平,看起来分身乏术顾不上其他,李景隆看了当然乐得很,美滋滋就往燕王大营北平去。

但燕王是去做什么的?支援完永平,轻骑绕道去大宁,让勇士登城,给宁王来了个大惊喜(吓),要的就是宁王手上的人,不过这一段流传到后世已经变成宁王是被骗来的了。

绕道大宁,看似难以理解,但还是间接路线的理论,一来得兵,二来彻底清除隐患,所谓“从战略方面来说,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常常也是一条真正的捷径。”

而李景隆在北平也讨不了好,此时的北平有朱高炽顾成守着,还有在后世故事中经常被忽视的徐皇后。

作为开国功臣徐达之女,她对战争的认知与判断也超出常人许多,《明史》中对此段亦有“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后”的记载。

敌人攻城,城中士兵太少,徐皇后也“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包括靖难时期“后所赞画,多协上意”,是真正有魄力有智慧的女性。】

徐达原本揣摩燕王行兵方式,不想听到女儿被后世提及。女儿尚年幼,正是无忧无虑垂髫之时,却成了后人口中的皇后,一时只觉时空呼啸而过。

他为人父,除了想要女儿嫁个好人家,自然也逃脱不了以儿女婚事获得政治利益的心。

女儿做王妃不奇怪,开国这些老家伙们心中都有数,当皇后却是意外之喜,他忽视了天幕提到的那些智慧与才能,琢磨起日后如何行事。

燕王如今也还小,若天子态度尚可,早些成就一对小儿女也不是不行。

还年幼的朱棣却看得入神,朱高炽和顾成守城守得好,但那位临危不乱的王妃却令人移不开视线。

她备御的手段如此娴熟,想必未来他们一定经常相互配合;那劝慰众人时的温和,授甲时的英姿,简直像烽火中永远不会蒙尘的明珠。

另一位面的建文臣子看完燕军向城上泼水,南人军攀爬无能的场景,再看顾成朱高炽和徐皇后简直恐怖如斯,真乃狼烟里狰狞的绝世黑心恶人。

朱元璋想到自己在外征战时朱标与马皇后在后方坐镇,愣怔片刻叹了口气,江山……江山。面包围拦不住的儿子,老将拦不住的儿子,五十万便能拦得住么?, ,887805068

撕开一道口子后,又聚歼敌人,几十万人攻几万人,却以主动换被动,此迅猛之军非一日可成。

知兵者赞叹朱棣谋算,建文朝堂却似有阴云笼罩。纵然知道燕王会采取什么战术,知道他在何地何时进攻,也无法真正阻拦,毕竟沙场瞬息万变,朝廷军能变策略,焉知燕王就没有新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