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信任(2 / 17)

又让人拿来纸笔,小六提着笔说:“《三字经》和《百家姓》太简单了,字也少,我默写《千字文》吧。”

“……”

等她写完,不光小七和五阿哥,连四阿哥脑门上都见了汗。

他盯着小黑看了一会儿,咬咬牙:“皇额娘喜欢小黑就养着,等儿臣进了学堂再来领它!”

郝如月走过去,摸摸四阿哥的头:“小四很聪明,相信过几天就能来领小黑了。”

送走四阿哥,郝如月转头看五阿哥:“小五,小四回去发愤图强了,你怎么说?”

小五看小七,小七原地撒娇:“额娘,就让五哥跟我一起读书吧,好不好?”

说着还推

了一袋金豆子,推到郝如月手边,试图贿赂她。

郝如月不看小七,看小六。小六被看得莫名其妙,对小五和小七说:“你们想学吗?你们想学,我就教。”

康熙听郝如月说起小六已经能默写《千字文》了,半点不意外:“朕教的。不过小六对儒家经典不感兴趣,她只喜欢算术。”

太子出阁读书之前,陪在皇上身边的是太子。好像是从去年开始,小六经常被皇上抱去南书房,原来是去学习了吗。

大约是双胞胎的缘故,小六学习好,小七也不差。只不过两人都不喜欢儒家经典,小六痴迷算术,小七热衷外语。

只是苦了五阿哥,成了小姐妹俩的对照组。虽然学习进度只比四阿哥慢一点,但跟两个妹妹比可差太远了。

于是在德嫔生产之前,不但四阿哥通过皇上的考校去乾清宫南庑房读书了,连五阿哥也勉强通过了。

五阿哥去读书了,小七没了玩伴就去缠小六。之后被皇上抱走的孩子,不止小六,还有小七。

反倒是郝如月落得一身轻松。

颁金节前一个平常的午后,德嫔发动了。彼时郝如月正在御花园赏菊,听到禀报便扶着芍药的手去了永和宫。

郝如月赶到时,寡大夫已经在了。除了寡大夫,产房里一干稳婆全都是她生双胎时的班底。

太医被请去偏殿歇着,生孩子有女医和稳婆就够了,除非寡大夫搞不定,才会向太医请教。

听见产房里呼痛的声音,郝如月在温水中兑了一点无色无味的止疼灵药,交给芍药,芍药会意端进去喂给德嫔喝下。

一起经历过风雨,德嫔愿意将后背托付给皇后,所以才发动就差人去禀报。此时皇后都到了,皇上那边还不知道呢。

德嫔正疼着,见芍药走进来,悬起的一颗心才放下:“皇后娘娘到了是吗?”

芍药点头:“皇后娘娘听见报信就来了,正在外间坐着呢。”

见芍药手上托着一只白瓷小碗,德嫔问:“这是什么?”

芍药笑笑:“皇后娘娘说娘娘肚子里的龙胎大,生产时恐怕要受罪,特意让奴婢端了止疼的汤药进来。方子是赫舍里家寻来的,皇后娘娘生六公主和七公主时用过,能镇痛,却并不妨碍生产。”

刚想问问要不要请太医看看,便见德嫔挣扎着坐起来,就着她的手喝了,竟是丝毫对皇后娘娘不设防。

芍药端着空碗出去的时候,屋中呼痛的声音果然减弱不少,跟着她一起出来的还有寡大夫。

郝如月看见寡大夫,就问她:“开指了吗?还要多久?”

寡大夫摇头:“先破水了,还没开指,早着呢。”

郝如月吩咐人去乾清宫禀报皇上,盼着皇上现在过来,坐一会儿就走,到时候侧切什么的就好办了。

结果派出去的人回来了,皇上却没来。郝如月问是怎么回事,派出去的人回说,皇上正在南书房召见朝臣,没时间过来,让皇后娘娘看着办。

那也……不是不行。

郝如月看了寡大夫一眼,寡大夫会意进产房准备去了。

德嫔是经产妇,生的还是第三胎,哪怕胎儿较大,产程也比第一次生孩子时短很多。

黄昏时分,终于要生了,寡大夫顶着满头大汗出来禀报:“胎儿太大,卡住了,头出不来。”

还是走到了这一步,郝如月扶着芍药的手走进产房。德嫔此时喝下灵药都疼得浑身发抖,她虚弱地抓住郝如月的手:“皇后娘娘,救救臣妾的孩子。”

郝如月点点头,挨着床边坐下了,抬眸对屋中的人说:“除了寡大夫和几个稳婆,所有人都出去。”

此时屋中的人不少,除了寡大夫和稳婆,还有德嫔身边的嬷嬷和心腹宫女。

永和宫这边的人闻言面面相觑,见德嫔没吭声,只得匆匆退下。

等人走了,郝如月握着德嫔的手,让寡大夫把侧切术的事说了,最后她自己补充:“别担心,我生六公主和七公主的时候也用了的。”

德嫔刚听说要动刀和针线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也不知是疼的还是吓的,额上冷汗涔涔。

郝如月猜到她会是这个反应:“寡大夫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侧切一下能加速产程,降低撕裂和难产的风险。”

德嫔又看寡大夫,寡大夫点头:“巨大儿也接生过,从未失手,娘娘请放心。”

德嫔愿意相信皇后,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根深蒂固。平时她连剪指甲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