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但这一点,在先帝身上并不适用。
殷怀玺继续道:“先帝自登基之后,就没有选秀纳新,宫里的嫔妃,大多都是为了平衡朝堂势力,纳进宫里的,因而这些妃嫔背后,都有很庞大的外戚势力,但是向来仁厚的先帝,为了幺儿,变得强硬起来。”
虞幼窈一阵恍然,她听祖母提过,先帝有五子,前头三位皇子,是功臣良将之女所出,个个都有十分显赫的出身。
只有身为当今皇上的四皇子,是先帝身边的一位宫女所出。
先帝想要【培养】五皇子,几乎不大可能。
果然!
殷怀玺轻叹一声:“随后我父亲从假山上摔下,摔伤了头,险些丧命,先帝虽然为了幺儿没有追根究底,但仍是震怒不止,后宫有不少人受到了牵连,宫里宫外就有传言说,惠妃娘娘是妖妃,祸乱君王,传言越演越烈,不久后,惠妃就抑郁病倒,没熬几年就薨了。”
向来仁厚的帝王,却色令智昏,为了一个女人,变得强硬、霸道、嗜杀,这也成了惠妃娘娘祸乱君王,最有利的证据。
惠妃独宠六宫,宫里许多妃嫔,已经怀恨在心,却因当时还是皇后娘娘的太后娘娘压着,这才一直没闹起来。
但先帝“立储”的心思,却触动了,后宫里所有生下皇子的妃嫔利益,甚至是皇后娘娘的利益。
后面的事,可想而知。
五皇子之所以从假山上摔下来,是一场针对五皇子和惠妃的阴谋。
先帝抑止不住爱子之心,担心不加以惩处,以后会变本加厉,仍然上当了,惠妃也很清楚,只要她活着一天,先帝始终会为了她左右为难,她的儿子,也会变成妃嫔们争权夺利的牺牲品,这才抑郁而逝。
殷怀玺又道:“惠妃去世后,先帝大肆打压宗室、武将,仍然没有放弃,扶持幺儿上位的心思,只可惜,没过多久,先帝积劳成疾,也病倒了。”
“争储越演越烈,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娘娘,因膝下无子,为了保障自己,及家族的利益,联合被打压的宗室、及武将,发动了宫变,力扶四皇子登基。”
“也不知道,太后娘娘与先帝,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后来太后娘娘,拿出了先帝遗诏,四皇子顺利登基,事后我父王被保了下来,其余参加宫变的皇子,皆以谋逆罪诛杀,背后的势力被打击得七零八落。”
祖母在提及,当今皇上登基时的事,也是含糊不清。
只提了先帝临终前立下遗诏,传位于四皇子。
没提过宫变。
当年宣读遗诏,诏告天下的一干老臣里,就有一位虞氏族的老臣,那位老臣在新皇登基不久后,就因为年迈而致仕。
一般而言,如这般,被托付遗诏的老臣,无一例外都是先帝亲自指定,辅佐新帝的肱骨大臣,不仅对新帝有辅佐,还有劝戒、教导、驳回等职责,因有先帝指定,新皇对待他们,也要礼贤下士,以师相待。
当今皇上,为什么一直对虞氏族一直优待,根本原因是,虞氏族当年有“从龙之功”,事后那位虞氏老臣,也乖觉,并没有仗着,先帝托付遗诏的功劳,在朝中对新皇指手划脚,而是主动致仕,交了权柄。
如宁国公府,杨太傅这般,恐怕不是一时之祸。
而是冰冻三尺之寒。
虞幼窈会这么想,也不是没有缘由,还是狗皇帝没有容人之量,喜欢玩弄权术,怎么能容忍,有人对他指手划脚呢?!
殷怀玺笑了:“我在宫中的人脉,都是原来先帝留给我父亲的人脉,包括皇上身边的何公公。”
“我听说,何公公是狗皇帝,在潜邸时的伴从,是四皇子的生母跟前的人。”虞幼窈震惊不已,她一直以为,朱公公才是殷怀玺的人,哪知道朱公公,也只是替何公公办事?!
殷怀玺又道:“四皇子的生母,原就是先帝宫里的知……”【事】这个字到了嘴边上,他略顿了一下:“一个宫女。”
甭管是宫里,还是大户人家,家里的子孙,长到束发之年(十五六岁),身边就会安排一个美貌又“知事”的教引宫女,身体力行地,教导男女那事。
男子长到这年岁,自然就会对女子,产生一些巫山云雨的幻想,若不加以引导、疏解,唯恐背地里乱来,将身体给败坏了。
这个年岁的少年,对这事还懵懂着,也尝不出个中滋味,认识到男女之事,也只那般,以免养出色性来。
因着,是最先跟了先帝,便是身份低微,没法得到真正的封诰,只能以宫人的身份,在跟前伺候。
但情份,总归与其他为了利益,而纳进宫里的女子不同。
这才允许生下龙种。
但这话他却不好,直接与虞幼窈说,免得烈糟污了她的耳朵。
虞幼窈恍然大悟:“四皇子生母是奴身,跟前的人,也是先帝格外赐下,真正忠心的也是先帝。”
怨不得,宫里的消息,殷怀玺总能知道的这样清楚,能精准的做出算计。
殷怀玺颔首;“早前我得了消息,皇后娘娘暗中派人,打探有关你的事,宝宁寺和闲云先生那边都没有落下,出家人不打诳语,宝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