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气(1 / 2)

原先的水渠已经完工了,想要按照李家的意思绕开他们家的地,可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挖一段沟就行了的,那是整个走水的路径都要重新设计的。

有的人就是这么奇怪,他在做对不起人家的事情之前还会稍微心虚一小下,可等到人家把事情指出来之后他原先的那一点心虚反倒无影无踪,还会怨这指出问题的人怎么这么多事,计较起来就没完。

张平一家就是这样。原本水渠刚挖好的时候,张平还有几分不好意思,今天被李顺生问到当面,过了最开始那不好意思的劲儿,听着李家人的抱怨,心中也逐渐不耐了起来,“修渠的时候谁管那么多?现在渠都修完了,你来找我说这些。我又不是神仙,吹一口气就能让这渠改道了!这渠是在我家地里走的,你李顺生再厉害,也管不到我家地里是怎么走水的!”

他心里不耐,难道李顺生就很乐意因为这一件事和他缠磨了么?还不是因为自家的田本就地势有些低,遇到这样阴雨连绵的年份就格外吃亏?听了张平这话,心中原本被强压着的火气就又大了些,说话的语气不像一开始那么好,连嗓门都大了几分,“知道不好改道你还这么修?修渠的时候不看看水被引到哪里了,你当时是瞎了还是傻了?”李顺生冷笑两声,“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在我家地里修什么你也管不着了是吧?”他的视线放在了张家水渠的最终出口处,意思很明显了,准备让人直接把这挖好的沟用土堵了。

王青和吴三丫站在坡上,挖野菜的铲子上还沾着不少土,王青却没心思注意这些了。眼见田间那明显站成两伙儿的人有互相推搡的趋势,王青抬腿就往下面走,“咱们得快点找人,真等他们打起来就晚了。”虽然说祖辈同住在一个村子里的人,打起来一般也就是出拳头,升级成械斗的很少,但王青又不敢打包票——如果真升级成械斗了,那时候第三伙人敢不敢上前拉架都是两说:在地里挖渠的这些人手里可是锄头、镐之类的齐全着呢,又是壮年男子,打起架来都是拼命冲对方招呼的,谁敢站在两伙人中间啊?

况且还有一句话叫“望山跑死马”呢!她现在挖野菜的这个山坡虽然看起来和自家的地头距离很近了,但真的想要跑回去叫人还是要一段时间的。她是宁可虚惊一场,也不想到时候两伙人打起来之后没个说话的人的。

吴三丫跟在王青的身后,见王青着急起来连篮子都顾不上了,连忙拎着两个人的篮子和王青一起下了山坡。幸亏即便是装满了野菜的篮子也没有多沉,何况两人现在的篮子还没满呢?吴三丫一个人提着两个篮子跟在后面毫不费力,眼见王青跑到村里之后的路线不对,还拉了她一把,“我爷家在那边呢。”她指着分叉路口的另一边,以为王青是跑得太快了,没看见路。

王青摆摆手,“不去找吴爷爷。我去三太爷爷那里。”一开始她就没指望过吴家,吴三丫的爷爷虽因子孙多的缘故,在村里几乎是无人敢惹,但今天的事真说起来和他还真没什么关系,真的过去了又用什么立场来管这件事呢?

王青提到的三太爷爷却不然。听王青的称呼就知道这位的辈分比吴爷爷高了一辈,但这不是他在村里能说得上话的主要原因。

要说起这位三太爷爷有什么立场去管田间的事?那还不是因为这位的亲儿子是河东村现在的里正。这位三太爷爷年轻时待人就比较公正,如今儿子做里正了,村里的人有什么大事小情的就更爱去找他断一断。对于许多一辈子也不出河东村的人来说,三老太爷虽然没有乡老的名,但能做的可比乡老实在多了。

这位在村子里能说得上话的三太爷爷也姓王,不过和王青家里没有什么关系——王实在是个大姓。只是王学文平时是多会拉关系的一个人啊,平时对着那边叔叔伯伯喊的也亲切,对这位在辈分上是他爷爷的人叫的就更亲了,因此,王青刚进了里正家,原本要绕到后院去喂猪的里正儿媳妇就站住了脚,“青儿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一边说还一边招呼她的小孙女,“见了客人来怎么还不会招呼呢?”

小姑娘轻轻的叫了一声“青儿姐姐”。里正家的孙辈比王青小的不是一岁两岁,这小姑娘和板儿差不多大,平时和王青见面的次数又有限的很,还真称不上熟悉。

这一会儿的功夫,王青已经跑得满头大汗。听到里正的儿媳妇出面寒暄,勉强挤出了个笑来,向堂屋的方向探了探头,没有见到人影,才将头转向里正的儿媳妇,“婶子,三太爷爷在家吗?”

之所以不问里正本人,当然是因为以今年的天气情况,里正家能干活的壮劳力多半也去家里的田间挖水渠了。里正家的田在村南面,王青家的地却在村北面,两者之间隔着整个村子呢,去找里正,显然不如来他家找三太爷爷方便。

里正的儿媳妇这半天一直在家里,倒是没听说外面有什么新鲜事,不过现在听见王青这样一问,就知道田间地头又出幺蛾子了。

不等她开口问,王青已经竹筒倒豆子般的全说了,“……我往村里跑的时候他们已经上手了,这会儿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这话说的,其实有一点夸大的嫌疑,毕竟王青往回跑的时候,田间的争吵只是升级到了肢体冲突,还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