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汉惠帝刘盈直播(1 / 2)

刘盈听见此话,大惊,险些摔在了地上。

一旁的人还以为他是因为心思过于沉痛,体力不支才会倒在地上。忙把他扶起,要带他去一旁休息。刘盈摇了摇手,拒绝了好意。

【汉景帝刘启为了安抚他们,只能把晁错给腰斩了。但这并不能阻止七国联军向长安的进攻。在晁错被腰斩之后,他们反而借机说汉景帝刘启软弱无能,没有能力当这个皇帝。】

【为什么要杀晁错?因为当初就是晁错向汉景帝刘启上书要削藩的。而且在这里我再提一嘴,那么是谁向汉景帝上书要把晁错杀掉以此来安抚七国情绪的呢?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位很勇的袁昂。】

【哈哈哈哈,看到弹幕上一排的问好了。其实我觉得袁昂不是坏人也不是好人啦,凭单一的一件事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是不可取的。我觉得袁昂和晁错只是立场不同政治观点不一样。就像是明朝的张居正和海瑞,能说他们俩是奸臣吗?当然不能,他们两个都是为国操劳的人,只是因为他们两个的政治观点不一样,所以才会互相对骂。袁昂和晁错的情况也是类似的。站在我们观众的立场上,那削藩肯定是对的。但站在袁昂的立场上,晁错挑起战火,所以把他杀了来安抚七国也无可厚非。】

【甚至说,你站在汉景帝的立场上看,他也没做错什么。你先看他削藩,觉得他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为了国家的安稳,他没有错。你再看他为了平息七国的怒火,所以把晁错给杀掉了,好像也没有错。如果在杀一个人和挑起战争中间做选择的话,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杀掉那一个人,起码我是这样想的。这不是一边躺了四十九个另一边躺了五十一个的电车难题。

在汉景帝的立场上,一边是晁错一个人,而另外一边,可是他汉朝的国土版图将近一半都是诸侯国,而诸侯国中的将近三分之一的国家在联合起来在反他。一半是杀掉一个人,另一半可是三十多万个士兵组成的队伍,那么同样也需要三十多万人来对抗,这一来一回可是六十万人。这场战争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汉朝的分崩离析,如果你是汉景帝,你选择怎么做?难道你会不顾后果的保护晁错吗?我觉得不太理智。有友友说杀了他也不能平息怒火,为什么要杀?对啊,但这是杀了之后才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在没杀之前,谁也不能猜到刘濞会是什么态度。】

【话又绕回来,诸侯国就有错吗?你站在诸侯王的立场上,你会想要被削藩吗?你会想要原先那么大的一个地方,最后被切成一个爪哇小国吗?你当然不想啊。当皇帝想削你的时候,你不想被削,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做,就是向皇帝举起叛旗。要是结果好一点,说不定自己还能当皇帝呢。】

刘盈听明白了。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谁都没有错。就拿他父皇来说,在汉朝建立的初期,父皇为了稳固,所以在秦国的郡县制上分封了诸侯国,实行了郡国并行制。但是之后汉朝稳定了,诸侯国就成了汉朝最不稳定的因素,所以父皇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把诸侯国的势力打掉。

说到底,都是在某个时刻做出了最利于自己的决定。

【说来说去都是各人为了自己利益。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不都是皇帝,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出的决定吗?不管皇帝做了什么决定,受苦受难的也只有大众百姓罢了。不过,我就只是一个平头小老百姓,我会坚定不移的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坚定不移的拥护郡县制以及之后的行省制。】

行省制?是什么?刘盈猜不出。不过他觉得这位“先知”说得对,他的老师,父皇母后,都曾经教导过他,若非走投无路,否则不要轻易分封诸侯,只有把天下和地方的牢牢握在中央的手里,打破地方壁垒,才会利于百姓的流通以及还能避免诸侯国的战乱纷争,导致百姓痛苦不堪四处流离。

如果可以,刘盈想,在他登上皇位之后,他也要和父皇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削藩,他要一个接一个的把藩王给灭掉,把他们的权力收回来,天下资源有中央统一调遣。最起码,他要把吴楚之地的小国给全部收回来,把后世的这场战乱,从苗头就给掐掉。

【杀了晁错也不能平息战争,咋办?那只能打呗,总不能投降吧,一旦他投降,那真的是要遗臭万年的啊。不过是谁打呢?不是刘启,而是刘启的弟弟,刘武。】

他?刘盈想,这不是刚才那个没拿到太子位就杀人的那位诸侯王吗?

【刘武此人,咋说?就我个人感觉,我个人感觉啊,仅看个人实力的话,感觉他比刘启要有用一点。哈哈哈,毕竟刘启的儿子刘彻,那真的是很有用啊。】

刘盈记得,这位刘彻,就是之前被夸“千古一帝”的那位。

【刘武第一个有用点,我之前也说过,他建的梁园,广纳天下贤才,收揽天下英杰。第二个,就是因为这场七国之乱,刘武是真能打啊。刘武所在的梁国,位置很好,我还特地记了,具体的话,是在今天的河南开封到山东泰安之间。他的睢阳城,是横在长安和叛军中间的拦路虎。大言不惭的说,只要睢阳城被叛军给突破的话,那长安就很危险了,汉朝还有可能就此覆灭。

但是叛军打了一个多月,还是没能把睢阳城给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