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发行银币(2 / 2)

“银本位!”

此等金融术语虽然第一次出现在大宋朝廷,然而位列朝堂的都是大宋精英,尤其是新党更是一众金融高手,自然对此一点就通。

“可是我大宋已经有银元宝、金元宝,并非没有银钱!”吕大防皱眉道。

范正却摇了摇头道:“银元宝虽然可以代替银钱,但是传统的银元宝却不易携带,质地柔软,极易磨损,更何况,银元宝价值极高,不宜流通。”

满朝百官凝重点头,这就是银元宝不宜流通的原因,大宋结算通常都以铜钱为主。

“在民间,多数流通的则是碎银子,可见民间需要小额的银子和铜钱之间的交易,而碎银子各地成色不一,很难准确估算其价值,往往会引起纠纷。臣准备借助皇家银行,收拢天下银子,重新熔炼铸成银币,如同铜钱一般,有固定的重量,和等量的价值,每一枚银币价值略低,等值百枚铜币,如此可以大大方便民间买卖,又可以大量节约铜的消耗。”范正郑重道。

范正对大宋的货币弊端深有体会,一两银子足足可以兑换一千五百枚铜钱,想要找零几乎不可能,碎银子才是日常交易的主力,他主持皇家银行,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那就是发行银币,彻底改变钱财交易不便的现状。

“碎银子、银币!”

百官微微点头,他们自然也明白大宋钱财的现状,如果有一种银币能够和铜币等量兑换,那自然是极为便利。

“此乃微臣让铸钱监打造的银币原型!还请官家和诸位大臣过目!”

当下范正伸手一挥,呈上数十枚银币原型币,让赵煦和满朝百官亲自观看。

百官拿起面前的铜币,深深的看了范正一眼,范正准备如此充分,显然已经谋划良久。

“这就是银币?”

赵煦看着面前精美的银币,不由大感好奇,只见银币上写着一圆的字样,旁边还有清晰的图案,下面写着绍圣二年,银币的背后竟然还有一个清晰的人头像,模样竟然和自己有几分相似。

“这是先帝!”

百官仔细探查,不由灵光一现,这个头像正是先帝神宗。

吕大防拿起手中的钱币,怒斥道:“范正,你好大的胆子,竟然将先帝的头像印在银币上,此乃大不敬之罪。”

范正解释道:“吕大防误会了,银币若想推广,自然保真乃是第一要素,想要保真,那就要加大铸造假钱的成本,为此范某就将银币上加入各种图案,而最为复杂的图案自然人相。”

“那也不能在银币印先帝的头像。”章惇也趁机落井下石道。

范正摊摊手道:“银币乃是皇家银行发行,印上先帝的头像,可以让银币的信誉更高,而且官家的年号乃是绍圣绍述,也是表达对先帝的追思,微臣用先帝的头像刊印银币,也是为了效仿官家。”

其实范正最好的选择则是用宋太祖赵匡胤的头像,然而官家这一脉却是赵匡义,而银币只能选择用其一,容易引起纷争,其实用赵煦的头像也合适,而大宋用活人的头像又不吉利,最终选择用先帝神宗的头像。

赵煦看着银币上神宗的头像,不由陷入一丝回忆,良久之后道:“银币乃是国本,父皇若是在天之灵,定然会极为欣慰。”

随着赵煦的一锤定音,关于神宗头像的争论就此落下帷幕。

范正继续道:“其二,为了解决银币太软,易磨损的缺点,铸钱监用银九铜一的比例铸成银币,既保证银币的含银量以确保银币的价值,又增加了银币的硬度减少磨损。”

“银九铜一。”

百官怦然心动,银九铜一,那岂不是说,朝廷每铸十枚银币,就能赚一个银币,一旦发行银币,那铸钱监岂不是财源滚滚。

就连赵煦也忍不住心潮彭拜,如果按照范正的方法,大宋将会短时间暴增不少钱财。

范正提醒道:“这种好事只能是一锤子买卖,毕竟银子相对于铜钱要少得多,最多两年就能将大宋的银子融化完毕,而且日后朝廷还需要将一些磨损严重的银币收集重新熔炼,这些都是后期朝廷需要承担的费用。”

满朝百官对此并无异议,毕竟那已经是日后的问题,目前铸造银币缓解大宋财政危机,才是大宋目前当务之急。

蔡京看到范正的邪方再一次说动百官,顿时心生不满,当下鸡蛋里挑骨头道:“银币虽好,然而其却没有大宋铸币外圆内方的传统,恐怕不宜携带吧!”

范正哈哈一笑道:“铜钱外圆内方,乃是因为铜钱价值低,需要大量携带,这才需要铸造方孔穿一贯,而一贯铜钱足足有五斤,而一银币可以兑换百文钱,十个银币才有一两,携带如此方便,自然不需要穿孔,也可减少银币磨损。”

蔡京眉头一皱,想要反驳,范正明白其意思,当即道:“若是有大宗银元交易,则可以通过皇家银行的飞钱业务,皇家银行最近准备改革飞钱业务,每百钱收取百分之二的手续费,最高收取一个银币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