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白日做梦的人(5 / 6)

里的账户,到时候你们去村里领就行了。支书,大队长,这样行不行?”

支书和大队相视一眼,很快就明白了唐建国这么做的原因。

只怕是怕自己寄了钱,两位老人却说他没寄,到时候扯皮吧?

支书和大队长能想到的,唐老头能想不到?

这会气得人仰马翻,却又拿唐建国没有办法。

“至于粮食,哥,我家能分多少?”

唐建国先问了自己能分到的粮,沈雅在村小学当老师,不但有工资,每天还算五个工分作为分粮依据,这也是大家抢着想要这工作的原因。别的村可只有工分没工资的。

这样一算,沈雅的工分结算,大概能分两百斤粮,再加每家保底的一百斤,二房这边秋收能分到百斤粮。

唐建国想了想,就对二老道:“今天阿雅的工分加保底粮,这百斤粮,村里每年会分给每家保底一百斤,这个粮食你们去领,作为养老粮。除去明年的两百斤养老粮,剩下的一百斤,正好可以算到后年的养老粮。这样一算,我们二房年的养老粮刚刚好。第四年开始,除去保底那一百斤,剩下的一百斤粮食,我会按市价折算成钱打到村里账户,你们去领便是。”

把钱算得清清楚楚。

不给多,也不给少,全部从村里的公账过。

唐老头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无可耐何。

只能在心里叹气,现在算是尝到了被老二怨上的苦头了。

但这杯苦酒,他不喝也得喝。

唐眼珠子一转,觉得二哥这办法挺好。

他当然不会也把钱打到村里账户。二哥是人在外面,用这个办法可行,他这边肯定是行不通的。

但心里也已经有了别的想法,交粮也好,交钱也好,肯定也是要大家都知道的。

因为分家了,大家的心情还算好,吃了一个满意的分家饭。

支书和大队长,还有两个族叔,也都是在唐家吃的。

饭桌上,支书对唐建国道:“建国啊,我比你大,作为老哥,有几句话想跟你说说。”

唐建国:“哥请说。”

村支书道:“你爹娘虽然偏心了点,但他们总归是你爹娘,这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了,也别再挂心上了。你现在在外当兵,以后还要往上升,有些事退一步海阔天空。”

唐建国没吱声。

好久才道:“哥,我心里有数。”

唐老头唐老太虽然不喜欢分家,但如今家既然已经分了,两人也没什么放不下的。

何况,钱的大头在他们二老的手里拿着。

唐老头就算再不知道钱的数额,也知道个大概。

后来问了唐老太,知道除了分家的千五百块,手里还有另外五千,脸上总算有了笑意。

只是想到,以后再也拿不到唐建国每月寄来的工资了,心里说不心疼,那都是假的。

但想到,就算不分家,如果对方不寄钱来,他们也没办法,心里又平衡了。

至少现在每个月他们能够拿到十五块的养老钱。

等以后小儿子毕业了,找个好点的工作,他们就能够跟着小儿子去城里享福了。再让小儿子娶个城里姑娘,那人生就圆满了。

想去城里跟着小儿子也行,想在乡下跟着老大一家也行,怎样都行。

就是老两口躺在床上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叹息。

说到分家,还有沈雅随军的事,唐老头忍不住道:“你当初就不应该为难沈雅,否则也不会逼得建国连父母都不要了,执意分家。”

特别是那个,他们还没有真正见过的孙子,就更可惜了。

那可是孙子啊,现在老唐家就只有家宝一个孙子。

家宝虽然是长孙,但是像大儿媳,脑子也咋咋呼呼。哪像建国和他媳妇,生出来的那个孙子肯定也像他们,肯定是个聪明的,说不定将来还有出息呢。

真是可惜了。

唐老太也后悔。

要早知道,当年老二家的生的是儿子,她就不会这样把人打出去了,把孙子给冻死了。

那可是孙子啊,那是孙女能比的?

福星孙女也是不及的。

如果当年没有把事情做绝了,老二也不会这样强硬的提分家。

第一次,唐老太感到深深的后悔。

但这个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以买的。

大房那边也在小声地讨论着。

刘招娣小声地问唐大:“当家的,你说我们可不可以让小宝跟着他二叔去部队啊?”

唐大:“你怎么想的?那可是海岛,能比我们这好?我们这虽然是乡下,但是离县城近啊,海岛那边有什么?乡下都不如。”

刘招娣却不这样想,她道:“当家的,你傻啊,海岛虽然说地方不如我们这,但是他二叔当官了啊。如果小宝跟着过去,他二叔还能亏了他亲侄子?将来小宝要是也能够当兵,那就能够跟他二叔一样有前途了?就算当不了兵,他二叔还能眼睁睁看着亲侄子没出息?”

唐大开始细想这事,一想,还真跟婆娘说的一样。

儿子跟过去,只有好处,没坏处。

刘招娣又道:“他二叔没儿子,那个女儿还不是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