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资出众,要么已经取得了秀才的功名,总之进去了日后的前程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这样的书院教书,孙夫子如鱼得水,只是没过几年,他的父亲年老去世,他便和老母亲扶灵回到桃源镇给父亲守孝,妻儿守孝三个月后,就回到了云来县。
毕竟儿子立志走科举的路子,孙夫子不忍心耽搁儿子三年的时光,就没有硬留他一起守孝,孙夫人自然要去照顾,便带着尚且年幼的女儿随儿子一道回到了县城。
只有逢年过节时,孙夫人才会带着孩子们回来,跟孙夫子团聚。
守孝要守三年,孙夫子闲来无事便在镇上开了学堂收了几个学生,当时桑榆正好要上学,见他天分不错孙夫子就把他收下了。
原本三年后,孙夫子守孝完就要回县城去,不曾想第三个年头时,孙老夫人又故去了,他只能留下来继续守孝。这一守又是三年,桑榆便在他的手下念了六年书。
本来年中孙夫子就守完孝可以回城里跟妻儿团圆,只是孙夫子惜才不忍心耽搁了桑榆,便继续留下来准备等桑榆考中秀才后再回去。
不曾想,桑家的日子过好了,还要把桑榆送到县城里念书,这正好合了孙夫子的意。孙夫子有才,即便离开了六年,曾经就职的那家云霄书院依然希望孙夫子能够回去继续教书。
孙夫子也喜欢云霄书院,便让桑榆随他一道去。有孙夫子引荐的话,只要桑榆能通过云霄书院的考核就能进去念书,还能直接参加二月中旬的童子试。
能进入县城最好的书院念书,对于桑家来说是一桩大事,只是云霄书院没有给学子提供住宿的地方,桑家自然想给予桑榆最好的念书条件,让他安心念书,安心备考。
桑榆也不想麻烦孙夫子,见大姐这么说心里是高兴的,只是他不清楚家里的家底,便有些迟疑:“在城里赁屋子不便宜,就算二月我顺利的考中秀才,至少还要留在县城念三年书去考举人,这花费太大了。”
桑叶摆了摆手,指着桓儿和小山说道:“银子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还打算把这两个小的也送去县城让他们考云霄书院,到时候再雇个人照顾你们的起居,不然家里也没法儿放心。”
年后桓儿六岁,小山七岁,照着这个时代三岁启蒙来看,两人入学已经有些晚了。原本桑叶还想把小江也送去念书,只是小江自己不愿意去,他爹娘劝了又劝都要动手了也不愿意,桑叶只好由他的意了。
桃源镇上只有两家学堂,孙夫子年后就呆在县城了,听桑榆说镇上的另一家学堂不大好后,桑叶就决定把两个小家伙送到县城去读书,毕竟在大一点的地方能开拓视野,也能受到更好的教导。
两个小家伙要是有本事能入云霄书院的眼最好,入不了她也尽量找个好点的学堂让他们念书,不说考科举光宗耀祖什么的,脑子里至少要有点东西,今后的路也能走的顺畅些。
至于雇人照料这件事,也是桓儿和小山还小,暂时不能照顾好自己,又不能让备考的桑榆来照顾他们俩耽误了学习,就只能雇个人照顾他们的起居了。
“小叔,等去了县城你一定要带我去吃好吃的,去玩好玩的,长这么大我还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呢!”小山蹦蹦跳跳的来到桑榆的面前,眨巴着眼睛期待的说道。
他是个心大的,对年后去县城只有好奇,至于去了县城见不到爹娘,会不会半夜里想家这些问题,他的小脑瓜根本没有想过。
相比起来,桓儿就很舍得离开娘亲,对去县城念书这件事有着深深的排斥。这会儿见娘亲又提起这事,默默的把刚拿到手的肉干放回盘子里,看着娘亲不说话,不过任谁都能看出他的小脸儿上写着不开心。
桑叶明明白白的瞧见了,却装作没有看见。
小家伙对旁人不大亲近,对她的依赖却很大,自从知道自己年后就要被送去县城念书,就一直跟她拧着想让她改变注意。
她不可能把小家伙留在身边一辈子,他也不能永远不接触外面的世界,再让他继续这样下去对他的成长一点好处也没有,她必须狠下心来让他学会独立,慢慢适应没有她的生活。
强迫自己不去看那张越发难过的小脸,桑叶瞅着小山,突然生出恶趣味故意吓唬他:“听说夫子都很严厉遇到不听话或者完不成课业的学生,会有戒尺打手心,像你这样的小手能打的三天三夜不消肿,连筷子都握不好。”
小山这段时间就在家里跟老姑和小叔叔识字学文,不管他再如何调皮都没有挨过打,自觉城里的夫子也是这样。这会儿听了老姑的话,他翻着小白眼儿说道:“老姑你又在吓唬我,小叔叔念了这么多年的书,从来没有挨过夫子的戒尺,夫子肯定不打人。”
桑叶摇了摇头暗道这小子天真,觉得提前给他提个醒儿让他乖觉些好,免得还没有正式考核就被人家云霄书院踢出来。
“小山,这你就错了,你小叔叔没有挨打,那是他上进听话夫子喜欢才不打。你呢,是小辈是我的侄子,就算惹我生气了,我也不会跟你计较,可是学堂里就不一样了,你要是调皮捣蛋,夫子肯定会罚你,不然别的孩子就会跟你学,到时候风气被你带坏了,一个个不好好学习,夫子找谁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