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失望。尤其是当第一批阿扎普步兵冲进了壕沟,占领了地堡之后,发现里面的士兵大部分都已经从连接的壕沟里撤走了。
壕沟前的铁丝网也给阿扎普以及骑兵们造成了不少麻烦,尤其是那些从牧民与鞑靼人转化来的低级骑兵,他们没有甲胄,身上披挂着野兽的毛皮,很容易就会被铁丝网拉住,被子弹贯穿。没有他们给予城堡里的人持续不断的侵扰,守军的压力就要小多了,就连守在地堡与壕沟里的士兵所受到的损失也很小,他们甚至可以说是有序地,从容地后撤到更安全的地方,修整后才再一次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这样的局面一直到奥斯曼人的重型火炮组建完成才有了改变,重型火炮可以压制守军的反击与摧毁地堡,奥斯曼人开始拆除铁丝网和填平壕沟。
大维齐尔艾哈迈德与大教长都看了被拆下来的铁丝网,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这种金属荆棘对防卫有着多么大的作用——每隔一两寸就环绕着尖锐刺条的铁丝,稍微不注意就能够如同猫狗的牙齿那样深深地咬入一个人的皮肉,如果强行拉扯,就会连皮带肉地撕下一大块,甚至刮擦到骨头,就算只是拉住了衣服也很难挣脱。
这还是针对步兵,如果是针对骑兵,马匹更是容易受到铁刺的伤害,造成残疾甚至死亡。
“如果我是基督徒的将军,我会把它们留在之后的战场上用。”艾哈迈德端详着它们说道。
“也许他们觉得可以将我们阻拦在卢布尔雅那。”大教长说,完全不顾艾哈迈德阴沉下来的脸色。
————
之后的战斗不但残酷,而且冗长到令人麻木。
在正式开战之后,虽然枪支与大炮都已经在双方的军队中被普及,但堑沟与城墙,云梯与攻城车的使用还是占据了战局的大部分,只是呼啸而过的不再是箭矢而是子弹,人们相互投掷的也成了金属****而不是瓦罐,但大炮中填装的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是花岗岩石弹,它们在攻击城墙的时候甚至可以超过那些装着火药的炮弹,同样的,城堡的守军们回击的炮弹也有一部分是水泥做成的,这种几百年后只能被用作训练弹和针对性打击的炮弹具有的动能和真正的石弹没有两样,所需要的火药分量也差不多。
沃邦将军更是早一步将卢布尔雅那城堡的城墙加固了一部分,用来安置大炮,免得出现尚未击败敌人,城墙就已经先行倒塌的可笑事故——当然,城墙,地堡、炮弹都需要大量的水泥,但尝过了佛兰德尔与和荷兰之战的甜头,这些商人甚至在没有任何许诺与抵押的情况下,先行提供了数之不尽的石灰石、煤灰、铁矿渣等等。
他们的主动让卢布尔雅那城堡的攻防战变成了又一场消耗战,奥斯曼的二十五万大军能够令任何一位君王颤抖,艾哈迈德所依仗的也一样是人数上的优势,哪怕卢布尔雅那的大炮从未停下怒吼与轰鸣,子弹如同暴雨一般倾泻,他依然不断地派出士兵冲锋,在这些士兵身后是手持棍棒与鞭子的督战队,在督战队后是耶尼切里与穆特菲里卡军团,凡是突破督战队的逃兵会被他们就地斩首。
加上攻占城堡之后,大维齐尔给出的,可以随意劫掠与屠杀的许诺,阿扎普们就像是一群丧失了神智的野兽那样疯狂地冲杀上前,他们在城墙下如同褶皱一般的堆积起来,数量之多,让城内的守军不得不焚烧他们的尸骸,免得第二天敌人得以借此攀上城墙。
与其同时,奥斯曼人沿用一贯的手法,营造巨大的攻城车——他们在攻打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就造了超过城墙的攻城塔,现在当然也可以如法炮制,甚至更进一步,但这样的打算因为周围的树木都被沃邦砍倒和焚烧,进行的有些缓慢且无法遮掩,所以很快就被守军发现和毁掉了;不过奥斯曼人也一样擅长挖掘堑沟,没有了地堡的威胁,他们一直将壕沟延伸到守军火力的边缘并且往下挖掘,上方覆盖着成叠的牛皮帐篷来防御炮弹,虽然守军投下去不少火油,但没能造成什么威胁。
人数占据优势的奥斯曼人一边挖掘,一边日夜不断地滋扰,沃邦将军坚持了整整一周,在短短七天内他看上去像是苍老了十年不止,双目赤红,面颊凹陷,值得安慰的是王太子小路易已经在三天前回到了卡姆尼可——卢布尔雅那城堡的陷落已成定局,王太子小路易也终于见过了真正的战争,没必要留到最后一刻碍手碍脚。
死亡每时每刻伴随在人们的身侧,更仿佛无穷无尽。
沃邦一直密切地注视着奥斯曼人的动向,在战斗的间隙,如大维齐尔仍然需要做祷告与斋戒,在这时候,奥斯曼人的攻势不会停止,但因为没有指挥官的关系,他们只会遵从前一个命令,也就是战斗到死,这也是奥斯曼人的军队所具弱点之一——他转过身去,声音嘶哑地说:“我们可以撤退了。”
沃邦早就预备了一条暗道可以从城堡山直达萨瓦河边,这里虽然也免不了有奥斯曼人的仆从国骑兵游荡,但他们主要负责的是警哨与巡逻的任务,本身的力量并不强,人数也不多,从卢布尔雅那城堡撤出的最后一部分军队有惊无险地通过了最后一道屏障——萨瓦河,在他们回身看向被他们放弃的城堡时,就看到一道白色的烟尘贯穿了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