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巧合的真相(1 / 2)

李绥之骤然爆发的恨意,吓到了宁安泉,也令一旁吃了口大瓜的邹邗铭几人精神为之一振。

邹邗铭跟向霖笙作为宁安泉的好友,都见过宁爸爸。

几次短暂的接触,虽然知道他做的一些事情很有吐槽的必要,但私心里却也觉着他并不是像李绥之说的那样的人。

他们本以为宁安泉听了李绥之的话会激动反驳,却不想他竟是几人里最冷静的一个。

“一点小忙?我倒有些好奇,你眼里的一点小忙,有多‘小’?”

宁安泉这一问,李绥之脸都绿了。

能靠着房地产起家的,家庭条件都不会太差,宁安泉的父亲便是如此。

宁安泉爷爷当家的时候,他们家虽不算什么名流氏族,却也算得上小富之家。

是以当时两人上大学的时候,同寝室里也就只有宁安泉的父亲手头有余钱,还没毕业就开了属于自己的小公司,从物质方面甩了同龄人一大截。

反观李绥之,他的父母不过是小工厂里面再平凡不过的工人。

少年人的自尊心比纸还脆弱,稍微一戳就能扎出洞来。

当年的李绥之便是如此,宁安泉父亲的家境、容貌,一度令他很是自卑。

初恋的选择更是给了他沉重一击,但真正让他同宁安泉父亲彻底决裂的根源,却是因为他大三时候家中的巨变。

“当年,我父亲被骗,稀里糊涂给人当了担保人,被迫欠下五十万的债务无法偿还。”

三十年前的五十万,不夸张的说,足够买下现在好几套房。

搁宁家而言都是笔不小的数目,对当时的李家而言完全就是个天文数字。

“我当时求你爸爸,跪下来求他。我知道五十万对他而言不是个小数目,所以当时我也不敢跟他借这么多,我只求他先借我十万,就十万,解了我爸的燃眉之急。可他不愿意。”

时隔多年,李绥之说到这事还是止不住的眼眶发红,情绪失控:“明明这点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可他就是不愿意借,眼睁睁看着我父亲被那些讨债的人逼到去跳楼,我妈也因此一病不起,没多久就走了。”

李绥之怎么也忘不了,他父亲留下遗书,希望借由自己的死换家人解脱,却不想那些催债的人可不管你事主是死是活。

父债子偿,他父亲死了,那五十万的巨款就这么落到了他身上,他与母亲每天被那些催债的人堵在家里。

他们砸门,砸窗户,在外面恐吓咒骂他们母子俩,母亲本就因为父亲的死很是悲伤,又因为这些人的骚扰,成天提心吊胆,没多久就郁郁寡欢的去了。

邹邗铭几人听了李绥之家的事情虽然同情,却无法接受他因为这个就迁怒宁安泉的父亲。

“你父母的事情确实遗憾,可这事真要怪也只能怪那个欺骗你父亲做担保人却卷款潜逃的人,还有那些催债打砸的人。你对阿泉的父亲完全就是迁怒,就算你们是好朋友,好兄弟,可他原本就没有义务一定得帮你的忙。难道你就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他不欠你的。”

“邗铭说的没错。你口口声声说这事是小事,那十万块钱对阿泉的父亲来说不过是小钱,可事实究竟是否如此?那十万块对阿泉的父亲而言是不是小钱只有他自己能判断,而不是仅凭你自己理所当然的臆测。”

向霖笙看着李绥之,一针见血道:“说白了,你对伯父根本就是迁怒。但凡你有点理智,都该知道自己该恨该找的是那些害了你父母的人,而不是当时什么也没做的伯父。”

人对越是亲近的人越苛责,若李绥之当初借钱的人是跟他没什么情分的普通同学,对方不借,他兴许只会觉得挫败,却不会滋生恨意。

正因为宁安泉的父亲跟他关系好,在李绥之心里他们有情分在,因着这份情分李绥之理所当然觉得对方该借,必须借。

可到头来,却什么也没得到,这份落差造就了李绥之心中的愤恨不平。

俗语说的升米恩,斗米仇,大抵如此。

李绥之听着两人的指责,蓦的低笑出声:“你又怎么知道我没找过他们?”

正如两人说的那样,罪魁祸首是那个骗了他父亲,害得他父亲背负巨债的骗子,其次是那些逼着他父亲跳楼的催债人,最后才是被他迁怒的宁爸爸。

李绥之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从一个家破人亡的穷小子一步步爬到社会精英的位置。

事业成功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去找那个卷款潜逃的混蛋还有当年那些催债的人。

可惜的是,那些催债的本就容易得罪人,等不到他报复许多人就已经没了。

倒是那个害得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拿着那骗到的五十万,活得还挺人模狗样,不仅结婚了,还有儿有女,家庭美满。

这样的结果深深的刺痛了李绥之的眼睛,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报复了他,逼得他家破人亡,从楼上跳了下去,就如当年他那被逼走投无路的父亲一般。

两人看着李绥之脸上的笑容,只觉得浑身发寒,最终打破这一凝滞的还是宁安泉。

“你父亲去世的那一年,是不是你们临近毕业的前一年?”

“你怎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