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粮(2 / 3)

分,她家的媳妇也能干,拿得工分也高,咋叫人能不羡慕?

青团儿妈安慰道:“你们夫妻俩很少请假,工分也不少,粮食也不能少喽。”

桂芳叹气道:“我和孩子他爹再努力,往年也就勉强能让我家那几个小子不饿着。”她压低声音,在青团儿妈耳边继续说道:“幸好你们家大方,分了我们不少袁大头,前几天,孩子他爹去换了两个,带了些粮回来,总算能喂饱他们了。”

青团儿妈笑着拍拍她的手。

桂芳又道:“等冬天,我们家老大从林场回来了,我还想给他做身衣服呢,这孩子为了赚钱,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我这个做娘的都想死他了。”

青团儿妈道:“正好青团儿从县里买了布,我们娘三一人做了一身,还剩了些,你要是要,就拿去用。”

青团儿买次品布的事情,桂芳是知道的,前几天,她还看见青团儿在院子里把布又染了一遍,将布染成了藏蓝色。

再说现在时代的主流就是藏蓝,军绿,黑白还有土粽,村里灰了吧唧的,穿深色耐脏。

“你们一人做了一身之后,还有剩下的?”

青团儿妈无奈道:“我跟妈随口夸了她一句,说布买得便宜。结果没过两天,这小东西又去县里带回了一捆次品布。唉,真不能让她手里有钱,到处乱花。”

青团儿上山的时候,会顺手采些山菜和药材,晒干和炮制后就拿到县里去买了,刚开始青团儿要把收入上交,青团儿妈觉得孩子也赚不了几个钱,就没收,后来呀,再怎么要也要不过去了。

青团儿她呀,养成了去倒爷那扫货的习惯。

桂芳笑道:“我们家那几个也像青团儿那样为家里操点心就好了。你剩下的布匀我点哈。”

青团儿妈:“这肯定的。”

几人说着话排着对队,时间过得飞快,眼见着就排到了青团儿家。

村会计翻看记分本,把青团儿一家老小的工分算了算,又问了一下她们家的意向:“你们是想多要点细粮,还是多要点粗粮。”

粗粮抗饱,一般工分少人口多的家庭会选择多要一些粗粮。但也有一些家庭想要去供销社用粮换钱,这时候细粮顶用。

多要点细粮,也省得青团儿去倒爷那买了,这么想着,青团儿妈道:“叔,多给我们些细粮吧。”

村会计道:“成,那给你们30斤细粮,200斤粗粮,100斤苞米,50斤大豆,地瓜和土豆200斤。”

旁边帮忙装粮的小伙接过青团儿妈递过去的两个布袋就开始称粮。

村会计好心嘱咐道:“前面有几家说要去供销社卖粮,你要卖的话,可以和他们一起去。”

青团儿妈笑道:“谢谢老叔,我们不着急卖。”

村会计点点头:“行,下一个。”

桂芳赶紧凑上前:“叔,你看我们家能分多少?”

还没等会计叔算好,村长就来了,他让大家先暂停分粮:“大家先停停,咱等会儿再分。”

桂芳不乐意了:“村长叔,这都算一半了,等会儿还得让会计叔重新算,多麻烦呀,要不把我家的先分了得了。”

村长笑道:“知道你着急,我也就说几句话,耽误不了你多长时间。”

村会计也说道:“不麻烦,都算完了,等会儿你直接取粮就成。”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桂芳只好道:“成吧。”

村里的条件差,连个喇叭也没有,村长只好自制了个扩音器扯着嗓子喊道:“大家伙都往前靠靠,咱有事儿和大家商量。”

见人群围了过来,村长又喊道:“知道大家都着急分粮,我就长话短说吧。昨天去交公粮的时候,听说有个村子开了集体采石场,就去见识了一下,没想到呀,这石子也有人争着要抢着要,他们买卖红火得都排到了年后。我就想着咱村附近山也多,咱也学着人家开家采石场,到时候赚了钱,咱也给大伙发福利,咱也让大家吃饱饭......”

听了村长的话,村民们可谓是各有各的心思。

有人问道:“要是给采石场干活,发钱吗?”

村长道:“这哪能让你们白干?赚钱了咱就发工资!”

“哎呦,发工资的话,这不就跟城里的工人们一样了嘛!”

村里赚钱的途经少,似乎除了卖粮,卖山货和去林场干活以外就没多少出路了。

此言一出,算是在群众里炸开了锅。

“要是开了采石场,和工人一样开工资,岂不是外面那些大姑娘们会争着抢着往咱村里嫁?”

有人打趣道:“得了吧你,何老二,瞧瞧你那糗样,就算你有了工资,姑娘们也不一定稀罕嫁你!”

此话一出,众人哄堂大笑。

何老二瞪着那双小眼睛,不服气道:“我咋糗样了?我可是根正苗红的三代贫农。你这个贫下中农没立场说话。”

村长维持秩序道:“就事儿论事儿,不准搞人身攻击,都给我消停点。”

何老二算是给村长面子,轻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赞成搞采石场,村里的老人们就很担心:“保栓呀,咱这山连着白头山脉,可动不得,要是劈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