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歪打正着(3 / 4)

怨了:您老人家替孩子们出气也就算了,没必要叫上这么些兄弟来围观吧?

康熙:……

巨冤两个打在头顶,这真是凑巧来着。

一饮一喙,俱是前缘。也是你小子作弄孩子们太多次了,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被看了笑话。

但儿子是长子,兄长威严不能丢。

不然以后无法帮衬老父亲,约束好下头的皮小子们了。

思及此,康熙赶紧肃容正色:“这么快就好了?保清果然厉害,做什么都有模有样。不错,不错,你的孝心朕收到了,你们几个小的也多学着点。”

“珠珠跟敏敏都能给朕包包子,你们大哥都能下厨房,什么时候你们也见贤思齐一下?”

所有人等肃容,赶紧收拾起看笑话的心思。

乖巧听训。

然后翌日开始,你做点烧麦,他弄点饺子的。十八般武艺齐来,你方唱罢我登场。

顺利从胤禔一个人丢脸,演变升华到所有皇子皇女们的孝心大比拼。

有那心思灵动文采好的,甚至为此写诗作赋,花式吹捧。说自古父慈子孝,诸多皇子皇女如此,必然是感念皇上素日慈爱云云。浓浓父子、父女与祖孙情,足令世人感佩。

康熙自己人知道自家事,但花花轿子人抬人,谁还不喜欢听点好听的呢?

于是捡着其中文采上佳的奖励了几篇。

都知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更何况华夏本就是数千年的礼仪之邦呢?

孝顺二字早就融入血液,刻在精神中,渐渐成了日常行为准则。这么一倡导,还意外让百姓们对朝廷、对皇室有了更多认同。

这才康熙三十年,加上顺治十八年。

距离大清入关,还没有五十年呢。一些年迈之人还清楚记得当初山河破碎,后来剃发易服。对朝廷虽无奈服从,但心里却还是不屑的。

可这几年,皇帝先停圈地令,又大力劝课农桑。

鼓捣出能对付天花的牛痘,免费给周边百姓种。杀了好大一批贪官,严明了法度。以至于现在当官的有了合理合法的收入后,再不冒着生命危险往死里搜刮百姓。

那个什么内务府的,各种厂子办不停,招了不少人手,附近受益者众。

还有那个什么水泥,听说不止能修路。还能用在城防、水利等处。等明年,水泥多了、技术也熟了。就可以着手,把什么长江、黄河、永定河的,都好好修修。

治住那肆虐的水龙,再不让它们坏事儿。

还有,还有,那一亩地能打几千斤的土豆,明年也要陆续推广全国了。

一桩桩,一件件跟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重大好处相继落实。百姓们对朝廷、对当今的认同程度,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加深。

而皇家版的父慈子孝被大肆传扬后,原就向好的舆情更加热烈起来。

更多的人觉得,当今虽然非汉人,但习汉俗、说汉话。还以孝治国,惩治贪官污吏,保护边疆和平。实际上,跟汉人皇帝也不差啥,甚至比某些汉人皇帝表现得还好些。

胤禔:……

就感觉挺歪打正着的。

但皇阿玛龙心大悦,不但坚持他做的那屉包子是天下最好的包子,还狠狠赏赐了一波。

尤其爱蓝珠跟瑚图里宜敏比。

两个小家伙那豆腐皮包子不但尽了孝心,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实在功劳不小,伊尔根觉罗氏教导有方啊。

今天,又是直郡王一家躺赢的一天。

连来参加年班的蒙古王公们都夸奖不停,直羡慕阿木古朗汗有这样的佳儿佳媳佳孙女儿。一个个话里话外的,还遗憾小姐脸太小,让他们张不开嘴替家中不成器的子侄们争取一二。

不等胤禔翻脸,康熙就道:“朕这么些皇子皇女,至今只有这么一对乖孙女。那真是如珠如宝,甚至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着。”

“不到二十,可不能考虑指婚。到了二十,也未必舍得考虑呢。”

一杆子支出去十五六年。

众人笑言,知道隔辈亲,却不想皇上居然亲到如此程度啊。

伊凤笑,只觉得那豆腐皮包子没白包。

而胤禔呢,则磨刀霍霍。眼巴眼望地瞧着,看哪儿有什么山匪、倭寇或者噶尔丹贼心不死的残部等。

随时准备自动请缨,立个大功。

好把俩孩子日后不必抚蒙,只在京中择个良婿嫁了的事儿砸瓦实了。

从这刻到过年,他都翘首以盼。

可随着鳌拜、三藩、郑氏与噶尔丹相继落败,一项项惠民政策逐步展开。他家皇阿玛的声望日隆,人心也思安。一时半会的,哪有人来挑衅啊?

从封玺到过年,再到正月十五,全京城都沉浸欢乐喜庆的过年氛围中。

只有宫中的康熙越发焦躁。

再过不到月余,他的宝贝太子可就大婚了。礼部那边虽说相应准备无差,但他还觉得不够。身为帝后嫡子,大清未来的接班人,胤礽该有更好更豪华的大婚仪式。

玛尔浑也刚,刷刷刷就把康熙大婚仪上的种种礼仪规制原样抄了。

让皇阿玛若还不满,大可以如此办理。

康熙沉吟,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