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 176 章(1 / 2)

宣和帝本来以为墨珣会提出这个建议, 是因为经过了与越国公的讨论, 却没想到越国公非但没有当庭辩驳一众朝臣们提出来的疑义, 反而与朝臣们一同来反问自己。

这显然就是不赞成秘密立储的意思了。

宣和帝一时气性上头, 径直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来, 你们有什么疑问,尽管冲朕提!”

他倒要看看, 这些人能给他扯出什么大道理来!自己早前便透露出意愿, 属意效法古制立嫡长子,也就是大皇子锦硕王为太子, 却让这些人给左一个“从长计议”, 右一个“皇上三思”给顶回来了。现在不想立了,这些人却还是不依不饶!

宣和帝眼睛一眯, 重重地喘息了几次。他随手一拍龙椅, 一直立在他身侧的马公公便欺身上前, 递了个巴掌大的漆奁给他。

朝臣们不知宣和帝的情况,只是一听他的语气, 立刻知道他已经在发怒的边缘了。

这下倒没人敢再提什么反对意见了。

若是再提, 想来宣和帝应当会直接罢朝离去。

于是朝臣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最终才推出了钱丞相。

“启禀皇上, 就刚才朝臣们所说的那几点, 可有确切的解决方案?”钱丞相对宣和帝的性格还算有一定的了解, 也知道现在如果直接反驳宣和帝的话, 会激怒他,倒不如就依他所言提出疑义,才好继续讨论。

“不公布储君,该如何重点培养太子?”

“就目前来说,所有的皇子都一同在国子监求学。然而学识有高低,每个皇子也各有各的优缺点,朕心中着实难以决断,尚需要时间多做观察。如此一来正觉得倒不如秘密立储,也省去了日后不少的麻烦。”宣和帝这话说得坦然,“一国储君,乃国之根本。如若当下立储,日后发现了太子有不妥之处想要更换,岂不是动摇‘国本’?”宣和帝说着说着便面露不虞:今日立储,朝臣们尚且如此。日后他要是想更换储君,岂不是难上加难?

这样越想越来气,想他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这样百般受朝臣牵制!

朝臣们根本不知道宣和帝现在已经完全不想立储了,只以为他是出于某种考量才会有此提议。而正在此刻,宣和帝正经与朝臣们讨论起这件事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并不是无法沟通的样子。

这时便有大臣站出来,拱手道:“禀皇上,臣以为四皇子德才兼备,在经过了秦州的历练之后,政绩斐然,是可造之材……”

这话一出,朝臣们都不淡定了。这人怎么上来就推荐皇子?宣和帝让他们说的根本就不是这个事儿!

果然,宣和帝听着听着,面色逐渐沉了下来。而原先正在说话的大臣自然也是十分注意宣和帝的反应,虽然宣和帝离殿中尚有一定距离,但他还是能觉察到宣和帝的不快,说话声音便也越来越小。

“怎么不继续说了?”宣和帝不悦的声音十分明显,此时右手正攥着龙椅扶手,正在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怒意。他其实根本不需要听哪个大臣说自己哪个儿子哪里好,这些大臣的派系划分十分明显,就算有些个明面上看不出来,只要认真查总会有些蛛丝马迹。

见当真没人再开口,宣和帝猛地一拍龙椅,“朕一开始就跟你们说了,朕实难决断!你们现在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逼着朕赶紧立下储君罢了!”

朝臣们仿佛意识到了宣和帝纠结的点,这便有人开口说道:“皇上尽可先立下太子,如若日后考察发现这位皇子并不适合太子之位也可以再进行更换。”

宣和帝冷哼了一声,“哼,更换太子?说得倒轻巧!”太子一经立下,该站队的都站完了,到时候突然间要换人,朝臣们肯同意才怪呢!宣和帝虽然也不愿意这么去想,但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他忽视。

宣和帝面露不耐,不想再跟他们讨论立谁为太子的事,便摆摆手,对朝臣们说:“好了好了,这件事容后再议。”

一般情况下,宣和帝如果说出了“容后再议”这四个字,没有朝臣们再提出其他的议题,那么今日早朝就会到此结束了。

因为宣和帝看起来很生气,所以朝臣们自然也不可能再揪着立太子这件事跟宣和帝说个没完。

宣和帝就差“退朝”两个字了,却忽然听到有臣子高呼一声,“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原先还站在大殿正中间的臣子们,全都退回了队列之中,此时却有翰林院的大臣出列。

“说。”宣和帝听到有臣子说出这番话之后,便点点头,示意对方把事情说出来。他自不相信自己的臣子会蠢钝到看不懂自己脸色的程度。

“禀皇上,是关于新科状元墨珣授官一事。”

墨珣?

一听到这个名字,越国公当即警觉了起来。

“噢?墨珣授官一事有何疑意?”宣和帝听到有朝臣提出这件事,居然有些许诧异:历来,新科状元都会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这基本就是约定俗成的了。只不过现下一甲三名的正式授官旨意还没下,确实可以拿出来讨论。

大部分的官员都曾在翰林院呆过,而后才被调往别的部门,所以翰林院并不存在冗员现象,将他们三人与往年一样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