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科举女状元之权倾天下(1 / 2)

院长似乎早有预料到闻子吟会过来, 半点也不意外。

“你来了。”他笑眯眯道。

“学生见过黎院长。”站在院子里的鹅卵石地的小女童,面容精致漂亮, 彬彬有礼, 一张小脸严肃正经地对自己行礼,让黎院长颇感兴趣。

“你先生可有过来?”

“未曾。”黎院长听到这话也不意外,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比谁都清楚。

“还未恭喜你摘得小三元, 可愿转入我门下?”

闻子吟摇摇头, “黎院长说笑, 华先生和霍先生乃我启蒙恩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他闻言眼里全是满意地笑意, 嘴上却哼道:“华俚这个先生可以一点都不靠谱,若你来我门下, 不仅为师亲自教你, 还有众多师兄指导。”

女童坚持:“先生很好。”

黎院长却抚着胡须哈哈大笑,他欣慰道:“你这孩子, 尊师重道, 不错。”

“随我来吧, 你的华先生可是交代了你来取一件东西?”

————

乡试在八月,又称秋闱, 闻子吟所在的这个地儿的省城叫戊平,而每三年一次的乡试的举办地点就在这里。

按现代话通俗一点讲, 乡试大约是全省统考的高考, 全省所有一二等以上的秀才均可以来参加, 只要中了榜,便可以获得举人功名。

时间过得不紧不慢,闻子吟在府学待了两年半,才等来乡试,几个先生的意思也是让她先沉淀下,过了童生试便不着急。

戊平距离农山县的府城约莫百里,路途遥远,为了到那有落脚地方可住,闻子吟是提前去的。

同行的还有府学里面的几位师兄,他们也是过了童生试,准备在这一次的乡试中下场试试,但他们并不像闻子吟一样,接连地考,有的师兄中途沉淀了一届乡试方才有把握下场。

考过秀才后,才算是真正取得了科举的入场券。

戊平的贡院建立在城东南,闻子吟和同行的师兄是八月初一到的,紧赶慢赶,到时凡是靠近城东的,靠近贡院的,客栈酒楼皆是满座,后来几人商量了下,一块凑钱租了个小院住下。

初六考官们入闱,举行入帘上马宴,待到初八才是学子们进场入考棚的时间,乡试要考三场,一场三天,还得提前一天接受检查,负责检查的官兵们从头检查到位,十分严格,比起童生试来说是大巫见小巫了。

因为在本朝举人便是含金量较高的士大夫阶层的起点了,有资格在吏部登记,幸运的话能当个候补官员,霍老先生便是举人出身,然而吏部官员是怎么选官的?

一叠的候补举人等着朝廷派官,这时候除了人脉外,主要就要看脸了,长相越好越具优势!

因此当年长相平凡的霍老先生会试屡落第,又等不到官做,便收拾收拾回乡下教书了。

闻子吟别的什么都没带,就带了个小铁锅和干粮以及换过包装的——泡面!

她之前在现代世界,随手丢进空间的泡面,在科举考试这种一连在里头吃喝拉撒全部自己管的地方,实在是方便极了。

既不考验厨艺,也简单省时间省事,烫过几分钟便可以吃了,再配上干饼子和肉干,别说三天,七天也能坚持。

带来的东西和人都经过检查后,没有问题才连人一块放入贡院考棚,待人进去,便从外边锁上了,不允许进出。

乡试的正副两个主考官皆是朝廷派下来的翰林、内阁学士,再由当地的官员作为辅助,组成临时的秋闱考官阵容。

在来之前,华先生霍先生以及府学的老师院长皆有提过,秋闱的考试内容,无外乎就是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

果不其然,初九首场,卷子一发放下来,闻子吟粗粗一看,卷题要求以《大学》一文、《中庸》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且每道题都得写两百字以上,另加每首三百字以上的经义四首。

初考便是考得秀才们的文采水平和记忆力,这是最基础的,然而最基础的对闻子吟来说最是没有难度,她过目不忘,这些要三天写完的东西,不过花了小半天便完成了两份。

中午有一个时辰休息吃饭时间,可做饭可吃饭,格子间里有一盆炭火,既可供取暖,也可煮东西吃。

她取了小锅,将水壶里的温水倒进去锅里,锅小炭火旺,没一会便烧开了水,闻子吟没有半点知觉,径自撕开黄油纸包裹着的泡面包装,下锅了,随手还撕了几块家里带的肉干放进去。

泡面这东西,若是不下调料包还好,跟寻常的面饼没多大区别,这一下了调料包就面就完全变成不一样的面了。

诱人冲击性极强的香气徐徐散开,隔着木板的其他号间里的考生,吸吸鼻子,努努嘴巴,忽闻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蔓延整个考棚。

若不是考场内不允许喧哗和说话,此时考生们早已跳起来了,嘴里啃得干硬的馒头干粮,别人吃香的喝辣的,怎么一个凄惨了得,尤其是这香味闻起来竟是比平生吃过的任何一道美食来得奇特诱人。

有考生经不住喊话:“报告考官,此人煮的这是什么吃食,严重影响学生做题。”

闻子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