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杀神白起,诸天敬仰!含冤而死,岳飞(1 / 2)

廉颇听到神谕批判白起,心里本来还十分宽慰。

听到这个但是,顿时便感觉到了不妙。

“白起坑杀赵国降卒,也只是站在了他的立场上。”

“正所谓各为其主,白起身为秦将,自然是以秦国的利益为主。”

“四十万降卒,本身就是一个十分难以处理的问题。”

“若是关着,四十万人吃穿用度,大大的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

“若是放回去,这四十万人拿起兵戈,又是秦国最为头疼的敌人!”

“白起是为了自己的国家着想,只能将其坑杀。”

“这是对于秦国的最优解,但是对白起来说,却要背负千古的骂名!”

“诸位,若是你们是白起,面对这四十万降卒,又该如何去处理?”

本来还十分气愤,想要辩解的诸多将军。

听到主播最后一句的问话。

都不约而同的开始仔细的思考着该如何处理这四十万的降卒!

“四十万人,光是吃穿用度,都得让秦国好一阵消耗了!”

“而且想要治理好四十万人,也需要很大的人力!”

“放回去,赵国分发兵器武装起来,这四十万军士,又是秦国日后的心头大患!”

“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只能”

“.”

众人越想越觉得白起的所作所为合理。

都沉默了下来,不做言语。

“可那是四十万条鲜活的生命啊!”

廉颇沧桑的老脸上热泪纵横。

每个赵国人都不会忘记那一战的耻辱!

项羽:“各为其主罢了,自古忠义难两全,怪就怪自己太弱了!”

李世民:“白起只是秦国的武将,从为将这方面来说,他做得很好。”

嬴政:“白起将军,为秦国背负了太多,可惜了一代名将啊!”

苏御继续道来:

“白起是平民出身的将领,凭着自己的战功升上来的杰出战将。”

“生平七十余战,不尝败绩。击溃韩魏,打败楚齐燕。”

“秦赵长平一战,坑杀赵40万降卒,让六国胆寒。”

“从功绩上来说,纵观古今上下五千年,都很少能有比肩白起的将军!”

“秦国的崛起,白起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功劳!”

嬴政听完主播对白起的评价,微微一愣。

“我只知道白起的确称得上一位顶级名将,但没想到居然在仙人的心里居然有着如此之重的分量!”

诸天万界的许多将军,也都对白起的战绩心服口服!

毕竟白起的战绩口口相传,有目共睹。

不少兵家之人,更是学习白起的兵法。

将白起视为榜样!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抛开坑杀降卒这样极具争议的事情不谈,白起的战绩的确让人称叹!”

“人无完人,白起将军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值得传颂千古了!”

“.”

天幕中传来微微的叹息。

“可惜一代名将,却因功高盖主,遭人嫉妒,名将不得善终,含冤而死!”

“白起之死,主要的责任人是秦相范雎和秦昭襄王。”

“长平之战后,白起主张乘胜进攻邯郸,灭赵国。”

“赵国派苏代见范雎,劝说他上奏秦王暂缓进攻,原因是一旦白起破赵、灭三晋,功劳将远远在范雎之上,位列三公之后,由于两人不和,很有可能对范雎不利。”

“范雎于是劝说秦昭襄王进行修整,于是灭赵良机被错过,白起开始和范雎关系进一步恶化。”

“之后攻赵受阻的时候,白起不肯受命,接到强制命令后,不情愿地带兵出征,走到半路的时候,范雎劝秦昭襄王,认为白起心有不甘,久必生变,于是促使了白起的自杀。”

“而秦昭襄王在这个冤案过程中负有更加不可推卸的责任。”

“听信了范雎的主张,使得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获得喘息的时机,导致自己错过了灭赵继而统一六国的机会。”

“邯郸一战损兵折将后,白起对于秦昭襄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而失败表示嘲讽,被秦昭襄王知道后非常生气,严重影响了君臣关系。”

“这是秦昭襄王的问题,明明就是战略失误,被白起指出反倒恼羞成怒。”

“后来,令白起前往邯郸指挥,白起死活不受命,秦昭襄王的猜忌更加严重了,强令白起出师后,又得知白起非常不情愿前往,加上范雎的话,最终赐死了白起。”

“白起不赴任是明智的选择,因为长平之战后,白起成为赵国人民的公敌,如果由白起指挥邯郸之战,只会引起赵国上下同仇敌忾,抵御秦军,可能对于秦军是最不利的情况。”

“然而秦昭襄王确不解其意,冤杀白起,应该负有主要责任。”

苏御缓缓讲述着白起的冤死故事。

诸天万界的众人也是感到一阵惋惜。

“这么好的将军,多少君王求都求不来!可惜秦国不珍惜啊!”

“最是无情帝王心,白起将军的结局,真是一场彻头彻尾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