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二十五章(4 / 7)

「就收个钱,不过大爷还是很棒啦,维维也是小天使,想哪天去绥海玩玩,感觉风景挺美的」

季维和马立清老爷子告别大爷后,向岛内走去,马立清老爷指了指前面的公交站:“那儿就是公交。”

没想到季维摇摇头。

没去公交站。

而是到了网吧前。

他抬头看了看网吧的名字,聚龙网吧,和都市里的网咖不一样,很纯粹的网吧,里面什么人都有,一进去就闻见浓浓的烟酒味。

「等等!这什么情况,不应该坐公交去码头吗」

「从赵越直播间过来的,他们马上就要到码头了,怎么这边还没上车?」

「反正都是节目,没必要争第一第二的,像苏天后陆影帝还划水呢怎么没人说?」

「维维做什么我都愿意看」

马立清老爷子也摸不着头脑,他疑惑地跟着季维进了网吧:“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啊?”

“查地图。”

季维言简意赅地说了一句。

他花二十块钱买了一小时的上机时间,登上一台电脑,开始搜索绥海的地图。

绥海只是渤海上的一座岛,并不大,虽然叫绥海市,却只有一个区的大小。

“那我跟你一块儿找。”

马立清老爷子也戴上了脖子上的老花眼镜,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隔了一会儿他忽然转头向季维问道:“对了,找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老爷子也太可爱了吧,我之间一直觉得老爷子挺高冷的,参加活动都不苟言笑」

「粉了粉了!」

「他和苏雯在一起的时候也特好玩,两个人都没有生活经验,呆呆站在地铁门口不知道怎么坐地铁」

“找含有渔船的地标,不管什么年份的。”

季维回道。

但是从1946年的地图到今年的地图找了一圈,也没看到哪里有个渔船,他的眉头紧紧皱着,显然是在思索。

「渔船的地标?这个解题思路有点偏了吧,我没见过现实有哪家店名叫渔船的」

「 1,这次季维恐怕要失望了,本绥海市人没听过有哪个地方叫渔船的」

「杜若松和赵越已经到码头了,这期节目赢的人应该是他俩了吧」

「已经到码头了吗?卧槽,这么快!」

或许自己应该转变下思路。

季维切换了输入法,在最近一版的地图上输入了“Yu”的拼音。

导演在说任务的时候,提到了绥海有名的海市遗址和鱼干,所以他说到“Yu”两个字的时候,大家没有疑惑,都默认了是“渔船”,可如果不是呢?

他按下空格。

立马弹出了一条信息。

——绥海俞传斋。

他点进详细信息,发现是一家专门出售绥笔的店铺,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了,曾经接受过央视的采访。

季维记住地图后,关上了电脑。

「卧槽,还真有一家店啊,我迷茫了,到底哪边的做法是对的」

「前方来报,杜若松他们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到了码头,上面靠着四艘渔船,但上面一个人也没有,是被废弃的渔船」

「节目组这招文字陷阱玩得也太狠了吧,两个大男人折腾半天发现什么也没有,是我得崩溃了」

季维带着马立清老爷子走出网吧,时间快临近中午了,两人一边向俞传斋走,路过集市的时候一边买了当地的风味小吃。

马立清老爷子平时的话不多,但涉及到吃上就有一大堆话说,他尝了一口当地有名的油面。

“这面条和一般的油面不同,嚼起来有种爽脆感,和着大堆猪油炒,出锅时淋一勺炒热的黑酱油,应该还加了鱼露,别有一番风味……”

季维很喜欢听马立清老爷子讲美食,两人还没走到俞传斋,钱先花了一半。

「呜呜呜呜这一对老少好和谐啊,老爷子想吃什么维维就去买,我也想要这样一个维维」

「欢迎来到舌尖上的中国直播间,隔壁是明星改造纪实节目」

「哈哈哈哈哈你别提隔壁。你一提隔壁我就想笑,杜若松他们饥肠辘辘地在路边等半小时车了,愣是没等到」

他们到俞传斋的时候,都吃得十分饱了。

看到俞传斋里面摆放的摄像头,季维就知道自己没来错地方。

斋里放着琳琅满目的笔,除了绥笔外,还有蜀中川笔、浙江湖州的湖笔、河南的太仓毛笔等。

一个中年人站在斋里擦拭桌椅,见到他们也不惊讶,气定神闲地问:“你们知道文房四宝指的是哪四宝吗?”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季维看了眼马立清老爷子。

马立清老爷子看了眼季维。

两人都在互相推辞。

中年人以为他们不会,淡淡一笑,正准备开口解答时,听到少年清脆的声音:“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回答得还挺快。

中年人把话咽进了喉咙里,他咳嗽了一声,又想了一题:“湖笔的起源你知道吗?”

季维不假思索地回答:“秦将蒙恬曾居湖州改良善琏毛笔,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这便是湖笔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