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铺路(2 / 3)

佳人在侧 我想吃肉 2366 字 2023-12-23

匠作工作已在收尾期,既有点闲又很愿意奉承大长公主,两下一拍即合,拖着人就帮大长公主修佛塔去了。也不知道求子的庙为什么非得要个高塔。反正公孙佳等人去看雍邑粮仓的时候就,匠作已经陪大长公主巡视工地去了。

匠作不在,负责解说的就是关巡,关巡报了一串数字:“雍邑储粮不多,现在有的还有一万石是去年朝廷调拨过来剩下的,下个月将有一批南方的陈米运来,够支应到秋收……”新城建设一开始就是有这个问题,不能自给自足,开头两年总是需要补贴的。

这样,充实雍邑的人口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有人才能开垦更多的荒地,有了更多的良田才能收更多的粮食。公孙佳对彭犀道:“招徕人口的事要上心,我再上书朝廷,再迁徙一些人口过来。”

建新城向来也是如此,选取人口稠密地区的人填过来。

苏逊小声说:“只恐怕百姓不愿背井离乡。愿意来的,就已经来了,不愿意来的,只好强行迁徙。强行迁徙而来的心中又有怨念,恐怕逃亡。”

赵锦道:“你对政令知道多少?焉知没有应对的法子?”

公孙佳不以为意,对苏逊道:“当然要双管齐下啦。”政令迁徙是一个办法,利诱又是另一个办法了。垦荒的时候,只要他能开出地来,五年免税,过了免税期,按人头关税。公孙佳打算再添一条:免税期过了之后的十年,无论男女,只要你有一个人头,就再将十亩的田税减半。一人十亩,童叟无欺。

有人,你就能减税,你家里户口上有这么个活人,就是有利可图的,自然会有人想办法充实人口。这也是变相的奖励生育。也会有人设法从外地招徕人口,当然,这个过程中也难免有违法之事,所以公孙佳就把李存中给放在这里来了,严刑峻法,就是为了整肃风纪。

赵锦低声给儿女讲解了一些其中的门道,说:“为政不能只是直来直去,有时候得多绕一道弯儿。不能以为自己手握权柄就能任何摆布,发一号令就必是人人遵从、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能给你做得到的。阳奉阴违的事是处处可见的……”

公孙佳整日四处闲逛,到点回家吃饭,吃完了饭,小两口就腻在一处,大长公主与乔灵蕙娘儿俩也只好望而兴叹。

公孙佳倒不是故意的,她有一个想法——现在怀不上,急也没用,不如专心先做正事。秋收前就要回京了,雍邑必得交给一个她放心的人来看守。彭犀、赵锦等人是要跟着她回京的,相府的事务缺不了他们,公孙佳打算把元铮留下,就要让元铮先把一些事务上手,届时以她的名义在雍邑行权。

公孙佳整日带着元铮熟悉政务,手把手教着:“雍邑是一盘新棋,怎么下看咱们的,只要比京城条理清楚就能事事通顺。”有京城那团乱麻比着,雍邑特别容易出成绩。元铮在她身边很久了,寻常事务也知道该怎么办。公孙佳留的人也很好,行宫里有郑须,守卫有余泽,士人有容泓、李元宏,武将亦有公孙府出来的旧部等,元铮要做的就是协调,这也是公孙佳想锻炼他的能力。

公孙佳手上的事也不少,无论是雍邑的城池、建筑还是与周边勾连的工程,抑或是与京城的沟通,武备,人材的选拔等等,都需要她最后拍板。其中许多还需要她亲自协调。

好在赵锦在育婴堂建成之后就可以回来为她做一些文书工作,赵锦对京派的人事更熟悉一些,各个家族祖宗十八代都如数家珍,为公孙佳解决了不少的麻烦。赵锦更是建议公孙佳:“我看乔大娘子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与其空耗,不如请她接掌育婴堂,也是相下便宜。”

既是积德,也是耳根清净呐!

公孙佳大喜:“妙!”顺手把嫂子丁大娘子也给塞了过去。孩子太小还看不出什么,先养着,有自家人养就会比较放心。两人都是掌家的人,就这么定了。

了却这桩心事,公孙佳又与赵锦说起赵司翰起复,被章熙把原本江平章那个尚书挪给了赵司翰去做。公孙佳道:“他入政事堂也是早晚的事。”赵锦道:“只怕以后政事堂更要多事了。”

“是啊——”公孙佳长叹一声,“陛下这手下得太急了,回去我必要面谏。倒不是不能干,这干得太快闪着腰就不好了。”

赵锦道:“您谏不动的,陛下是在安排后事了。”

公孙佳愕然:“这是什么意思?安排后事难道不应该为了稳妥么?”

赵锦道:“那也要他的儿子顶用啊!”说着,她笑了,“丞相生在一个好时候,看到的是先帝、陛下治下国力蒸蒸日上,纵有险厄也能渡过。下官就不一样了,下官生在末世,前朝的几个皇帝一个比一个蠢,呵……当爹的想要儿子能立住,就要为他打算,给他能臣是不行的,既驾驭不了,也不能得人家的心。怎么办呢?临死前给他铺好路!心狠的,诛杀权臣。心眼儿活的,让儿子去施恩。心硬的,就让大臣们互相斗……”

公孙佳道:“陛下不是那样的人。”

“只要是这么个局面,与本心怎么样又有什么关系呢?”赵锦生硬地说,“陛下有宏图伟业,奈何太子不如其父。但愿是下官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陛下的安排,必定是为了太子。丞相如果要面圣,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