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5章 西瓜(1 / 3)

如今当我们提起清朝,脑海中第一印象往往就是,电视剧中那些华丽瑰艳的宫廷画面。

我们常常忽视了,除了那座紫禁城,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活跃着亿万普通人的生活。

如今,随着一批批老照片的整理,我们终于有机会一窥清朝社会的真实面貌。

这些来自民间的照片。

记录了276年历史长河中,不同阶层人们的真实写照。

罗斯福总统的女儿

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斯福总统的女儿会突然出现在紫禁城。

紫禁城内,太监们抬着一辆精美的步辇急速前行。

步辇里,坐着一名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子,样子十分眉清目秀。

爱丽丝此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双方领导人之间的关系。

她不仅觐见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也参观了颐和园等景点。

尽管语言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这次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还是给年轻的爱丽丝留下了深刻印象。

头悬梁

照片里是一个普通的书房,实木书桌、老式木椅,一盏台灯将光线聚焦在桌面。

最引人注目的是桌前的年轻人。

他双手撑在桌上,身体前倾,几乎要把头“悬”在桌边。

仔细看去,他的头发上系着一根绳子,绳子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一个钉子上。

也就是说,这名青年采取了“头悬梁”的极端姿势来攻读书卷,丝毫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

这样奇特的“苦学”手段,让人不禁想到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

当然照片中的情形,并未真正使用锥刺股这种残忍方式。

但是这种极端姿态,所流露出的坚韧意志和殚精竭虑的求学态度,仍令后人动容。

手持双刀,威风凛凛

照片中的这名中年男子,站在老北京一条宽敞的街道旁,摆出标志性的单腿站立式。

双手各持一把光滑锋利的宝刀,正在表演武艺。

刀锋映着阳光,锐利冷峻。

他两眼放光,神情专注,全神贯注于每一个精妙绝伦的刀法中。

考虑当时盗匪成灾的社会乱象,这武艺,很可能成就于他对家人与乡土的守护之情。

日复一日,他重复单一的动作,直到将其磨炼至完美。

广东贡院

这是一张拍摄于1918年的广东贡院照片。

拥有11708间考棚的规模,号称“四大贡院”之一。

院落极其开阔,参差的灰瓦房舍绵延数里,有序地排布着。

每隔三年一度的乡试再次如期举行。

八月初,持符应试的万余学子汇集至此,面对密密麻麻的试卷和毛笔,开始为期九天六夜的考试马拉松。

也许他们中间,就蕴藏着未来改变乾坤的那个人。

历经千辛万苦赶到此地,如今终于有机会一决成败。

这短短数日内,他们给予的全部心血,都为了那一纸金名。

哪怕只是提高了一个微小的阶级,都可值得而来。

这便是科举制度所构筑的中国,万千人各展宏图,只为一探那扇紫禁之门。

清朝十二铁帽子王之一肃亲王

照片中的背景,似乎是一座王府花园。

花圃中的翠竹掩映,几株艳丽的牡丹正在盛放。

院落简朴大方,有一份清隽之美。

画面的主人公是肃亲王善耆,他身着清朝官员的典型朝服立于花丛之中。

那朝服以深红为底,绣有蟠龙和灿烂花卉,边缘绣着金丝,胸前文官圆领,腰间束素白带。

朝服与花园景致相得益彰,彰显主人的尊贵与典雅。

这位肃亲王善耆,正是清朝十二铁帽子王之一,也是川岛芳子的生父。

他作为豪格的后人,血脉可以上溯到皇太极的长子肃武亲王,地位尊崇。

李鸿章的丧队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的丧队正穿过安徽乡间。

村民们听闻,自发聚集路旁围观这场盛大典礼。

从车辆装饰到官员的仪仗服色都异常隆重,可见李鸿章的崇高地位。

队伍中央是他的灵车,车顶绣有飞龙,象征不凡的身份。

两旁守卫严整,神情肃穆。

这就是能与总督一较高下的实力名臣,他的名字几乎与晚清的历史划上等号。

如今他辞世归乡安葬,这场仪式的庄严,正是在向人们昭示一个时代的终结。

村民们或跪或立望向灵车,心中五味杂陈。

也许还在回忆李鸿章生前为国有所作为,如今只能埋骨他乡。

这方土地承载的历史意义,将因他而不同凡响。

清朝“选秀女”

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了清朝“选秀女”的真实场景。

宏伟的紫禁城巍峨耸立。..

正午的阳光下,斑驳的城墙投下冷峻的阴影。

一群满族少女,站立在太和门前空旷的石板地上。

她们身着各色裙装,神情从严或紧张,都是八旗贵胄的千金小姐。

如今她们走至这金碧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