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农商之别(1 / 2)

陈琦见到众人迷茫的表情,忍不住摇摇头:“怎么,说不出来吗?”

官学生们低着头,抱拳道:“请先生指教。”

陈琦:“诸位客气了。因为,我也指教不了。”

“我查看过百家经典,也纵览过古今史料。我可以肯定的是,百家诸子所著经典里,从未有人将士农工商做过排序。古今史料中,也从未有过一位君王和贤臣阐述过士农工商的贵贱之别。”

“对于‘士农工商’有过记载的,也仅仅只有《管子·匡君小匡》中的只言片语。”

“《管子·匡君小匡》有载,‘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什么意思呢?管子说,士农工商四民,是国家的柱石之民,不可使他们杂居,杂居则说的话做的事都不一样。因此,圣王总是安排士住于闲静之地,安排农住近田野,安置工匠靠近官府,安置商人靠近市场。”

“字里行间,管子没有说过一句,士农工商谁比谁强,谁比谁更好,谁比谁高贵。”

“所以呢?到底是谁?为了什么目的?在四处宣扬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呢?又是谁?为了什么目的?刻意的打压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呢?”

“这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很有趣的点,值得我们思考,分析的呢?”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在场的所有人,都被陈琦的问题给问懵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整天挂在他们嘴上的,张口闭口都会说,都会提的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理念;竟然连个出处都找不到。

不得不说,这简直就像极了一个笑话。

那名身穿墨绿色长衫的男子起身,冲着陈琦抱拳道:“殿下容禀。”

陈琦点头:“坐下回话。”

绿衣男子坐下道:“回殿下,在下也曾在策论中抨击了殿下重商轻农的政策。在下引用的并非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理念,而是农家‘农本商末’的政治理念。”

“农家学派先圣许行,在神农二十篇中提出,‘市贾不二’的政治理念。反对商人利用市场价格差,高价盘剥百姓,要求稳定物价,做到国中无伪;哪怕是一个五尺高的小儿游于市场之内,人们都不会欺骗他,愿意按照同样的价格与之贸易。”

“在下想请教殿下,如何看到‘农本商末’的政治理念呢?”

陈琦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绿衣男子:“在下何邈,来自陇中府。”

“陇中何家?”陈琦有些惊讶的看向绿衣男子:“农家大儒何四有是你什么人啊?”

何邈站起身,恭敬的抱拳:“是在下的祖父大人。”

“原来如此。看来你还是家学渊源了。”陈琦微笑着摆摆手:“坐下回话吧。”

等到何邈坐下,陈琦轻咳一声道:“农家主张的,从来都不是消灭商业发展,而是抑制商业发展。农家并不是否定工商活动存在的价值,而是要求从国家意志的高度来缩小和控制工商活动的范围,使其不会成为农事活动的障碍。”

“而农家之所以提出这个主张,目的是保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会大量流失。”

“因为农业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换句话说,就是用人头换收成。同样的十亩地,两个人伺弄的效果和收成,就比不过三个人伺弄的效果和收成好。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商人是非常赚钱,丰都驿每天迎来送往的行商少则百八十人,多则三四百人;那些行商,即便是生意做的不怎么好的,利润不怎么打的,一趟货走下来,他们赚的钱都够农民们吃一年的了。”

“人的本性是逐利的!如果国家大力发展商业,或者说不对商业进行有效的抑制;就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了逐利,离开农村,脱离土地,转行成为商贾,或是跟在商贾身边办事的勤行。”

“到时候,农村十室九空,耕地荒芜。人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而且,商人一旦得势,重利轻义的一面就会表现出来。他们就会尝试着结党营私,尝试着插手朝政,干扰政局,甚至是图谋不轨。”

陈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这才是农家学派主张‘农本商末’这一政治理念的根本原因;也是农家学派主张‘重农抑商’的理由。”

“那么,农家学派的主张有没有道理呢?”陈琦环视一周,看向众人:“认为有道理的举起你们的右手,认为没有道理的不用举手。”

陈琦话音刚落,有一多半官学生们都举起了手来。

陈琦点头,摆手示意他们可以放下手了。等到管学生们将手放下,这才开口道。

陈琦:“中元帝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农本商末’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的基本国策,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政治理念。”

“农家认定,农业是一切财富的基础和来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富足,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对于当下的中元帝国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完全符合中元帝国现实情况的。”

“但是,这不能成为否定商业的理由,更不是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