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刚刚过去,天气慢慢热了起来。
一批又一批的物资从韶安市运出去,全力支援隔壁省城灾后重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直降,仿佛再度回到了三年饥荒的困难时期。
粮店副食店的供应开始慢慢缩减,黑市粮的价格飞涨,粮票布票棉花票的定量发放也开始缩减。
这天上午,街道办事处派了两个职工来长安街发放粮票。
两位办事人员年约三十多岁,胳膊上绑着红色袖章,一个戴着厚厚的眼镜,另一个满脸笑眯眯,说话语气相当温和。
比之前那个余大姐的工作态度好多了。
“吴大牛,二十三斤粮票!”
“哎来了来了。”
妇女拿着粮本和副食本领粮票,犹豫道:“孙干事,是不是少了两斤粮票啊?不应该是二十五斤的定额粮食吗?”
“没少。粮管所的通知刚下来,这个月的供应又缩减了,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减两斤。”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炸了。
一级工的定量粮食本来是二十八斤,三月底发生地震,外省受灾严重,粮食稀缺,四月份的供应便减到了二十五斤。
城镇居民叫苦连天。别看三斤的粮食分量少,假设双职工家庭一家三口人,夫妻两人各自领二十八斤粮,七岁的小学生领十三斤粮,加起来就少了足足九斤的定量粮食!
更不用提其他祖孙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了。
缩减粮食供应的通知下来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勒紧了裤腰带省吃俭用,但也不是不能接受,过去三年饥荒的日子比现在更难熬。
结果现在到了五月份,粮食供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缩减了两斤!
长安街的住户破口大骂,“孙干事,这事怎么搞的?凭什么又减供应?”
“就是,俺们当家的天天吃不饱呢!”
孙干事安抚:“暂时的,都是暂时的!大家也知道隔壁省城的情况,那边的房子几乎全塌了,那里的同志比咱们更困难!咱们要互相帮助啊是不是?”
另一个办事人员补充道:“如果不帮隔壁省城度过困难,灾民走投无路逃荒,你说他们会往哪里跑?”
底下的人瞬间陷入沉默。
四周几乎都是受灾严重的地方,唯有韶安市安安稳稳,不往这里跑,还能往哪里跑?
城外每隔五百米设置一道关卡,不就是为了防止大量灾民一窝蜂涌进来吗?
“宋盼弟,十八斤粮票。”孙干事继续发放粮票,其他人都没有了任何异议。
“来了。”
妇女愁眉苦脸接过粮票。
……
“周乘风,十六斤粮票。”
“纪晟,二十三斤粮票。”
纪晟同样眉头紧皱,默默领了粮票和其他花花绿绿的票券,这张肉票基本是废的,如今这光景,副食品店能开猪肉摊才怪。
贺鸣尧瞥了眼前面的周乘风,语气微凉。
“走,回家。”
“…………”
纪晟没敢和周乘风说话,连忙跟着贺鸣尧亦步亦趋离开。
回到小洋楼,纪晟围着贺鸣尧哄了半天,好不容易安抚住了某个醋坛子,转头便抱着小崽玩闹。
贺鸣尧冷着脸站在窗前,恰好能看见远处的那间砖瓦房。
周乘风走进门,仿佛还能感受到背后冰冷的视线,他低声叹口气,抬手拆开了桌上的信封——来自港城的信。
一场忽如其来的全国地震,是一场灾难,却也是一次机遇。
港城如今是Y国租界,总督也是Y国人,面对这场大地震,难得愿意伸出援手,和京都进行了一次接洽交谈。
身在港城的华侨同胞纷纷慷慨解囊,捐了相当一大笔钱。
友好相帮换来的结果,便是周乘风如今收到的一封信。
周乘风的二叔早年出国留洋,后来因战乱纷飞,自此杳无音讯,万万没想到如今居然能收到来自港城的家信……
要不要走?
趁着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永远地逃离这个地方。
……
傍晚时分,贺鸣尧刚出门,立马有人站在小洋楼外面敲响了门。
“来了,谁呀?”纪晟抬头。
周乘风笑了笑:“我能进去坐坐吗?”
纪晟没急着应声,像是做贼般看了一眼门外。
“行行行,尽管进来说话。趁着那只狗子没回来!”
“…………”
周乘风走进门,看着墙上的壁炉,上面的花纹式样都是他小时候亲手挑的,谁能想到如今他居然沦落到人人都能踩一脚的地步。
小崽坐在厚厚的毯子上,凶巴巴地看着周乘风,眼底迅速闪过绿光。
坏叭叭。
又要给他找后妈了。
派出所公安大院,贺鸣尧正和祁老头说着话,忽然晃了晃脑袋。
祁老头关心道:“怎么了?没事吧?”
“没事!”
贺鸣尧眼底寒意森森。
前脚他刚出门,后脚就敢放周乘风进门?
徐一鸣说得果然没错,有些人是不能惯的,越惯胆子越大!
贺鸣尧抬脚就走。
祁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