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七(2 / 4)

都打听的清清楚楚,这便给了好多有心之人有机可乘。

徐琳琅先不提人手的事情,只把燕王名下的各项产业整顿一番。

果然不出徐琳琅所料,虽然身为皇子,燕王名下的产业却不多,而且管理的也有些混乱,得过且过罢了。

不过徐琳琅倒是能够理解明白朱棣为何这般。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燕王能够把无论是到北境打仗还在在应天府赈灾这样的事情都做好,可见是平日里便于文武上下了不少功夫。

如此,他没有时间打理自己名下的产业,打理产业,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徐琳琅着手将燕王名下的产业盘点的清清楚楚,然后又让舅舅找了几个精通打理的人,让他们把这些产业打理起来。

随后,徐琳琅便开始清理燕王府中的人手。

之所以一开始是去盘点产业而不是清理人手,徐琳琅为的就是留出时间让那些有问题的人露出破绽。

徐琳琅清理人手的方法也很是简单。

徐琳琅一早就让自己带来的人手观察起了原来燕王府的人手,在盘点产业期间,已经有几个人过来上报了她们发现的鬼鬼祟祟的人。

再之后,徐琳琅在全府发出消息,让燕王府的下人相互检举,若是检举真实,若是检举真实,则检举之人,可得五两银子,同时,拿到自己的卖身契离开燕王府。

这条件可是开的极为诱惑。一时间,原来燕王府的的下人更是相互检举了不少行为可疑之人。

如此一来,徐琳琅便借着原本燕王府来的人,再用上一些法子,硬是把以前的下人的身家背景查了个底朝天,更是查出了了好几个探子耳目,徐琳琅核实之后,也没有向外声张这是谁家的探子,只是把那几个耳目直接下令处死,做以儆效尤之用。

至于举报的下人,徐琳琅便给了银子和卖身契放她们归乡了。

一时之间,应天府的好多府的贵人,都在议论徐琳琅行事太过残忍,一个新妇,新到燕王府,怎么能一下子打杀那么多人。

而且,一下子放了那么多人出府,难道不损失银子吗。

徐琳琅自是听说了议论,不过徐琳琅倒是不放在心上。

不过,自此之后,再没有什么人敢随意往燕王府安排什么人了。

若是之前的燕王,定然不能有如此大举查人的大动作,这可是极为得罪人的事情。

但是徐琳琅身后有魏国公府撑腰,魏国公正当堪大用之时,大家就算是不把无权势的燕王放在眼里,但是谁又敢去招惹魏国公。

应天府的达官显贵私下道,这燕王娶了魏国公之女,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靠山啊。

徐琳琅并不怕得罪人,既然敢在燕王府安排人手,那便是压根儿不把燕王放在眼里,既然不把燕王放在眼里,那还给他留什么情面。

大家都知道,燕王府用人是最为严谨的。

身为皇子,身为重臣,谨慎一些,永远都不为过。

果不其然,应天府的各高门大户,前些日子,还都在谴责着徐琳琅的行径,过了些日子,纷纷按照徐琳琅的法子整顿起来。

就算是一下子放了那么多下人的卖身契又如何,那些个下人,能花多少银子,这和能够解决的隐患比起来,简直太微不足道。

杀几个耳目,便能给了别有用心之人震慑,这便是保护了自己。

再之后,也没有人议论徐琳琅了,相反,大家都开始夸赞起徐琳琅的法子好来为自己的“残忍”手段开脱了。

这一通操作下来,秋檀很是担心,因为,在查耳目的过程中,还查出了两个圣上的耳目,这两个人,都是朱棣书房的守卫。

问清楚之后,徐琳琅没有杀这两个人,更没有处罚,而是让这两人继续在燕王书房当守卫。

秋檀吓的要死:“王妃,这咱们把皇上的人也查了出来,皇上不会动怒要了我们的脑袋吧。”

徐琳琅并不担心:“皇上就算是一时生气,过不了多久也会想明白的,他不会喜欢一个没有能力自保的儿子的。”

的确,那两个人被徐琳琅查了出来的消息肯定是会传到皇上那里去的,但是皇上却是久久没有什么不好的反应,反而是让皇后又给了徐琳琅不少赏赐,说是燕王府新立了府,免不了花用银子的地方多,怕徐琳琅和朱棣用银子手头紧,便又多给了些安家银子。

磙妃也是得了皇后又给了燕王府银子的事情,磙妃心里十分的不舒服。

磙妃和房妈妈抱怨:“你说说,如今老五也定了亲了,凭什么皇上只给老四立府不给老五立府,这一样都是儿子,这皇上和皇后,做事情也太不公道了,这一出去立府,皇上和皇后又多给了老四多少银子。”

房妈妈在一旁劝说:“娘娘,这出去立府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你想想,若是五皇子也出去立府了,您不就天天见不着他了吗。”

“他若是要天天见你,便要每天耽搁不少读书的时间到宫里来,那这样,旁的皇子一用功,不是要超过五皇子去了吗。”

磙妃一想,是这个道理,便缓缓点了点头。

沉思一阵,磙妃道:“只是可惜朱棣和徐琳琅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