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孩子(2 / 2)

没有,只是很少见

,大部分的父母远走他乡,也是为了能够挣到养活孩子的钱而已,孩子读书要花钱,孩子以后成家立业要花钱,家里的那些土地的产出已经不能满足整个家庭的开支,想要让这个家庭能够存活下去,出门打工挣钱是很多家长唯一的选择了。

宋玉笙听了顾骁的话之后,点了点头,“那些贫困地区的生存条件更不好,我巡诊的地方,就有很多父母出门打工,孩子就留在家里,十来岁的孩子能做什么饭啊,就是煮一锅饭,这样干吃,有些想要吃菜,就用清水加点盐煮一下,我也是当母亲的人,看到那些孩子这样饥一顿饱一顿的,我心里难过的不得了。”

又想起那些曾经的日子,宋玉笙感觉恍如隔世,京城的繁华跟山区的落后,行程了鲜明的对标,京城的孩子,吃穿不愁,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能够接触最前沿的各科发展的成果,那些山区的孩子呢?他们为了读书,甚至要翻越好几座山头,风雨无阻,或许,这样的童年,在很多人看来很苦,可是,宋玉笙送医下乡的时候,遇到两个小姑娘,她们笑的很开心,说他们现在能够吃饱饭,还能去学校读书,这是他们的父母不敢想象的生活,他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能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心里难过,更不应该因为要走那么远的路上学而感觉生活很难。

欢颜认真的听着宋玉笙说起她曾经遇到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这些孩子,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就像易红艳跟邵斌,很早就知道读书是他们走出大山最好的一条路,虽然,已经有很多人通过出来打工离开大山,然后

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但是,他们却不能像易红艳那样,接触更高级的层级,就像易红艳跟欢颜说过的那样,读书很苦,很累,非常的枯燥,可是,读书对她来说,却是改变命运,提升她的层级的最轻松的一条捷径。

邵斌虽然也是很成功,但是,对比易红艳就能发现,如果他没有非常坚毅的性格,没有骨子里的那种劲头,他也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而且,邵斌通过跟顾昉的对比,很容易就能够发现,有些人,顾昉接触起来很轻松,换他去,就会很难,邵斌就是看清楚这个问题,才会拼着一股子的劲头,非要考研。

顾骁听到宋玉笙说起山里那些认真读书的孩子,就说:“我们市里已经开始重视这些问题,最近有些单位开始试点在山区一些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地方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学校,有些村子还要给留守儿童建档立卡,村里的干部,镇上的干部,要跟村里的留守儿童建立帮扶关系,随时的关注这些孩子的状况,孩子没有父母守在身边,太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曾经的欢颜,也算是个留守儿童,离婚的父母谁都不要她,她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后来,她发现,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非常的没有安全感,高中时期,她甚至不想跟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静静的看书学习,那个时候,欢颜非常的自卑,因为她感觉,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孩子,就跟异类一样,也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欢颜才很坚决的要带着孩子去随军,她跟林一城要尽量的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能有爸爸妈妈陪伴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