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是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3.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的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坚持反映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级阶段,突出特点是直接性,具体性。 2.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质的区别,熟知并不等于真知,感觉到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它。 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三、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1.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二是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实现飞跃的条件:需要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 3.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总是要经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往往充满了曲折以至于反复,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四、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3.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有一种认识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五、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体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3.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它也有两层含义。 一是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二是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六、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二者相互依存。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2.二者相互包含。一是真理的绝对
重生第六天(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