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这话说的是,他们青梅竹马间还是有些情分在的。” 大多是些吃不到葡萄便说其酸的酸言酸语罢了,两位当事人并不知情,就算知道,也不过叹一句“可笑”而已。自然,也有人祝福,只是都与当事人无关了。 大礼之后,赵家便在仔细谋划赵澄安去京城的一应事宜。 赵闻清三年前便已经与苏州一位商家女定亲,本来商定婚事在去年。但两年前姑娘嫡亲的祖父去世,她热孝加身,二人的婚事便因此耽搁了下来,算一算,也得明年年中方能除孝,故赵闻清的婚期定在了明年八月,毕竟两人的年纪都算不得小。 家中兄长还未成婚,妹妹婚事自然不好提前,况且萧家都还未下聘,等着一应流程走完再到请期的时候,中间的日子还足够长,商量的余地也还多着。 但为了赵澄安嫁去了京城以后,行事能更为便宜,赵家便预备让她提前搬去京城。 今日赵家一应人都在前厅,开许久未齐聚的家庭会议。赵闻清、赵澄安,以及赵沅兰、赵渝兰两姊妹并姨娘冯氏、幼子赵闻谨并姨娘陈氏,都端坐在各自席位上,等着赵旬寒主持大局。 两位姨娘宠爱算的上平分秋色,但都是自重自爱之人,平日里老实本分的待在自己院子里,又因着赵家没有女主人在,是以几位儿女也都是养在各自膝下,再加上一应用度都活泛的很,后宅之中倒也是一片祥和,没有别人家那起子勾勾绕绕的事情。 “今日无他,都是自家人,就商量一件事情,肆肆业已经与篪国公府定亲,我思虑着她先去京城,以后也能便宜些,茹娘,瑛娘,你们可愿带着孩子们一同进京常住?” 两位姨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陈姨娘开口作答:“我们自然以老爷为准,不过大小姐去京城,最好是有人照应为好,她一个姑娘家独身一人在外我们在家里断是不放心的。” 冯姨娘点点头,认同陈姨娘的话,“瑛姐姐说的不错,只不过……”她转头看看身边的幼子赵闻瑾与两个小姑娘,考虑的相对长远一些,语气中略带担忧,“只不过闻瑾年纪尚小,两个丫头过两年也要到开始议亲的年纪,若是我们一大家子都跟着进京,国公府那边……那边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冯姨娘说这话倒也不是全无道理,本来两家一定亲,便有很多人说闲话赵家高攀,更何况一大家子人都去京城,虽则他们并没有指望篪国公家能给他们助力,但外人不会清楚,只会觉得是赵家攀上了萧家这门亲事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这不是上赶着给人家递话柄吗? 赵澄安看着父亲和兄长深思的神色,慢悠悠开口,“姨娘为我考虑的周到,不过此确实是多虑了,我们上京,自有生意买卖要做,又不是去投靠萧家,况且,三人成虎,嘴长到人家身上,我们也管不住,何必在意别人口中的我们是何种模样。” 一家人有商有量的讨论了半个时辰之久,最终拍板决定:举家迁往京城!但由于赵家的底子都在江南,且赵闻清婚事未办,是故在赵闻清大婚之前,父子二人须得两地奔波,兼顾家中生意。而家中女眷与老仆便俱都迁往京城。 当天晚上,赵澄安沐浴之后便端坐在书桌前,埋首写信与萧庭琰,将白日里的决定告知了他,另外,细细述说了她的一些担忧。 几日后,随萧庭琰的回信一同到来的,还有风尘仆仆的他本人。 赵澄安这已经是病的第三日了,前两日高烧不断,现下好不容易睡着,却又好似迷迷糊糊听到了萧庭琰的声音。又有紫央的声音。 低声地、杂乱的交织在一起,吵得她头更疼了。 “能不能不要吵?” “萧庭琰你走开,烦死人了。” 萧庭琰刚到。此刻确是在一旁低声与紫央询问着赵澄安的详情,她一向身子骨好,轻易不会生病,果不其然一番询问下得知,又是因为贪凉晚间多食了一碗冰镇桂花酒酿团子。 四月才过,气温才略有些初热,哪是吃冰的季节,再加上晚间她掀了被子,导致寒气入体,病来如山倒,当晚便高烧不断,好一番折腾才降温,但这两天却一直反反复复不见好。 说话间也时刻关注着赵澄安的萧庭琰,一见她嘴唇在动,还以为她快醒来,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床边,见她呓语着什么,他小心把耳朵凑过去,便听到一句: “萧庭琰你烦死人了。” 呵。 萧庭琰兀自失笑,满腹的担心倒在此刻消散了些许,毕竟,还能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