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又来 谁能是您的臂膀呢?(2 / 4)

叶登却笑吟吟,对赵苏道:“咱们也去忙吧。”

户部也是有经验的,凡死了皇帝,户部要干的几样都是有数的,现在又不让他一次把所有事情的方案都弄好,叶登就相当轻松了。带着赵苏,先拣出上次配合施鲲的旧档,抄出前期需要调拨的,再翻出个公文,行文给有司,询问太后宫室修葺情况。再行文给礼部,询问大典等准备情况。

第一项还需要他预估个总数,后面则等到其他地方回了公文也不迟。

很快,他就把几份公文摆到了祝缨的案头:“他们必会多要的!”

祝缨道:“知道了,我亲自去政事堂说去,不会予取予求的。”

叶登放心地离开了,赵苏趁势留了下来。祝缨问道:“怎么了?”

赵苏也问了一个与苏喆一样的问题:“您会怎么样?郑相公提前回来了,冼詹事都拜相了,姚尚书也回来了,您呢?”

祝缨失笑:“我还想怎么样啊?谁告诉你,他们几个都安排好了的?”

赵苏道:“他们必是要争的,贪心不足嘛。等他们争起来,您夹在中间肯定不会好受的。不趁现在多多壮大,让他们不能拿您作筏子,将来有得苦头吃呢。”

他这几天不免有点心浮气躁,这次与上次不一样,上一次,四十年的皇帝死了,他也不觉得慌,当时的朝廷,多稳呀!现在呢?谁也不会想到,才过了六年,朝廷的变化竟会如此之大!

祝缨道:“那也有我。”

赵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可也太累了。天子……”这皇帝当太子的时候看着就毛毛躁躁的,赵苏不是特别看好。

祝缨道:“那你就多为我分担一些。”

哪知赵苏竟十分认真地答应了:“是。”

祝缨道:“去吧,这几天我少不得与他们打擂台,家里的事你与小妹她们多留意。”

“是。”赵苏严肃地应下了,对祝缨深深一揖,转身离开。

祝缨将公文审了一遍才发出去,然后拿着营建山陵的那一份预算去了政事堂。

——————

政事堂的气氛安静而压抑,里面有不少哭完灵继续办公务的人,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健康。

哭的。

里面的人也透着一点不安,瞧瞧这都是什么人!陈相公脾气不错,就是碎碎叨叨的。郑相公与冼相公是不对付的,一天别八回苗头,看着也没有脸红脖子粗,但是一不小心就听不懂他们的机锋。

窦相公火急火燎,走在他的身边都怕自己被他的火星子崩着了。

还有一个李相公,发去营建山陵了。营建山陵也是个丞相啊!他还喜欢过问许多事,每件事他都不太懂,还要问。

上头是这么四个人,想投机的聪明人都要掂量掂量——人家各有各的班底,卷进去容易成炮灰呀!

瞧,这又来一个……哦,是祝尚书,那倒不是炮灰了。

祝缨在政事堂里熟人不少,今天过来,大家也同她作个揖、抱个拳之类的,但目光都变得谨慎了。

政事堂里最天真的一个孩子,还不知道这朝廷的厉害,好心在路过的时候对祝缨说了一句:“相公们在吵架。”

祝缨道:“是么?那我等他们吵完。”

她说得轻松,看得这一身青袍的年轻官员也跟着笑了一下。

祝缨踱到窗外,就听里面郑熹与冼敬在争执。起因是新君登基要起草各种诏书、大典要起草种种文稿,此外还有许多的文字工作要做。

刘松年一走不回头,陈萌提议让杨静来起草最主要的几份,得到了一致的同意。李丞相想给先帝写祭文,这事儿又被新君给驳回了,让找个文学之士来写,杨静又添了一个任务。

冼敬于是说,如此一来,细碎的文字就不能让杨静再承担了,他认为可以把余清泉给召回来。

郑熹听了也不反对,因为他也要把柴令远给重新召回来。

要召柴令远,冼敬先不提他自己的弟弟冼玉京,又把几个被踢出京城的官员也要召回。

于是你也召、我也召,你加码、我也加码,听得旁边的陈萌一张脸变得绿油油的。陈萌四处一看,窦朋还不在。窦朋是政事堂里资历最老的,现在正跟新君解说国家大政。

陈萌忍无可忍:“你们二位,能让吏部过两天安生日子吗?!”

祝缨听的时候,陈萌正在以一敌二,他细数这两个人要召回来的人选:“降黜皆有因!又无尺寸之功,如何再召回中枢?简直是视朝廷法度为儿戏!不行!”

冼敬道:“这是有用。”

郑熹低头看了看名单,是略有点多,但也没那么多不是?他缓声对陈萌道:“太子登基,新朝雅政。”

陈萌的脑子嗡嗡的:“新朝雅政,也要给别人活路吧?有用?也得是个可用之材,弄块废料来做什么?”

冼敬不服气地问:“怎么就是废料了?”

“怎么就不是了?”陈萌反问,“他都干了什么,没点数吗?”

郑熹又来打圆场:“不如,请陛下圣裁。”

陈萌真想翻白眼:“我可不好意思拿这个去陛下的面前!二位、二位,二位仔细想想,这些人都召回来了,还有地方安置别人吗?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