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插足造船业(1 / 3)

爱媛向楚向前夸完布华泉,又聪明的和布华泉说,自己大哥没来港岛之前是伐木工。

冬天饿的没饭吃,还得跟着大伯进山打猎。

进了京城后,拜师练武,自学外语,现在大哥会六七种语言。

而且拍电影、设计家具、骑马、枪法、箭术样样精通。

要不是大哥不愿意出风头,去参加奥运会,肯定能拿冠军。

这让心里还有些自得的布华泉,不由肃然起敬。

他这种底层出身,靠着自己努力往上爬的人。

对同样的出身和经历,并且成就远比自己高的人,不仅佩服,更觉得楚向前就是自己的榜样。

所以布华泉仅仅只是爱媛的这番话,就觉得楚向前和自己是同一类的人。

对爱媛也是好感更多。

至少爱媛刚才向大老板楚向前,夸自己的那些话,让布华泉觉得,自己在楚向前面前,不会那么自卑。

而学习能力和努力,大概也是这时候的布华泉,唯一值得骄傲的事了。

主动开口说,要是不介意,自己倒是知道一家味道很好的大排档。

三人很快上了车,楚向前也没问布华泉的家庭情况。

按照电影里的情节来看,这家伙从小就过的很穷苦。

好在养父母对他还算不错,至少不会拿他当免费的劳动力,而是和亲生子女一样对待。

所以楚向前根本不用问,就知道这人的性格、人品、能力如何。

为了照顾布华泉的面子,同时楚向前也能看出,爱媛是真喜欢这小子。

所以只和他聊建筑方面的问题。

越聊,布华泉越是心惊和佩服。

楚向前虽然没学过建筑学,但他记忆里,有太多前世见过的建筑。

而且古玩鉴定中,就有古建筑方面的知识。

所以他对明清家具,建筑和格局,甚至风水学方面,都很了解。

甚至可以说是精通。

让布华泉越聊,越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被伦敦大学录取的那点得意,三两下就被打击的消失不见,心态也沉稳了下来。

爱媛则是越听,心里越高兴。

自己大哥就是厉害,随便出出手,就能让阿泉心服口服。

不过,打压了布华泉心里的骄傲后,爱媛又觉得,自己得让大哥知道,自己看上的男人,可不是书呆子。

趁着两人说完一个话题,忙插话说,布华泉想到个很好的点子,只需要在钢材厂里,先一步把钢材组建好,再运到建筑工地。

就能像是搭积木一样,快速搭起钢结构。

再扎钢筋注入水泥,建设大楼的工程,至少能节省30%的时间。

楚向前一听就明白过来,模块化嘛,后世烂大街了。

但脸上却装作思索的样子想了好一会,这才笑着对布华泉和爱媛说道。

“阿泉,媛媛,淑芬肯定得请你们吃饭。”

布华泉和爱媛一愣,就听楚向前继续说道,“阿泉的想法非常好,但在我心里,这模式最适合用在造船业上。

钢厂今后只需要建造一个个密封舱,和一段段的甲板,运到船厂焊接、晒装。

一艘万吨的货轮,今后可能只需要30天就能建造出来。”

二战期间最出名的自由轮,从最开始需要230天的建造时间,一路压缩到了平均只需要42天。

只是到了60年代,自由轮这种万吨货轮早已经成为淘汰品。

而且这时候的万吨短途运输轮船,需要配备的设备更多,建造起来更麻烦。

所以即便是霓虹,万吨轮船也要两个月。

可对五万吨、10万吨的货轮来说,建造时间以年来算。

仅仅只是节省三五个月的时间,也能让一家头部造船厂,订单接到手软。

利润也能增加一两成,甚至更多。

反应在股价上,那就是几亿、几亿的增加。

毕竟很多东西,直接在工厂里造好,再运到船厂焊接、下水,安装设备,确实也缩短不少时间。

要是所有东西都能全模块化,今后船坞就等于只是个流水线的拼接工厂。

然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挤死其他同行,自己才能顺利度过船运低迷期。

这对,已经打算出手船运公司老旧货轮,压缩业务的国际船运公司来说,就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说不定,靠着一系列的专利,会更容易,付出更少的入股一家大型造船厂。

七十年代的霓虹造船业,正处于即便达到顶峰的阶段。

这时候想入股,人家理都不理你。

但南韩就不一样了。

67年时,南韩才有了第一艘吨位6千吨的货轮下水。

到了70年代,开着人工成本低的优势,抢走了不少劳动密集型,利润小的中小型造船业务。

到了80年代初期,南韩造船业,已经是世界第二。

和霓虹的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所以楚向前想压低船运公司的成本,除了建造更大的货轮外,价格更低、运营成本更低的两、三万吨货轮,还是有不小的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