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和人参的功效区别在哪里?
人参的主要功效是大补元气;西洋参的主要功效是补肺降火,养胃生津。益气生津,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在于,人参偏温,且味较苦,温能补阳散寒,苦能燥湿,而湿能伤阳,因此,燥湿也有助阳作用;西洋参偏凉,凉能清热,甘凉相合,既能够清热养阴,又能生津止渴。
人参补气,偏于助阳;西洋参补气,偏于养阴。人参补气之力胜于西洋参,而西洋参清热生津之力又高于人参。
人参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
而西洋参一般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喘咳痰血,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肠热便血等症,如面红、口干、心烦失眠的人。
简单地来说,那就是人参助火,大爷的病症本就是下虚上厥,再用人参的话,就会助长虚火,到时候不仅没有救人的功效,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一念及此,张广礼也是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等他再次看向陆轩的时候,眼中的震惊之色愈发浓郁。
一般人,可注意不到这些细节。
只能说,陆轩不仅仅是医术高超,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更重要的是,他能将所学施展的淋漓尽致,别人注意到的地方他能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他也可以照顾到,这才是一名真正的中医。
见张广礼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键,陆轩笑着又道:“处方以败龟板、菟丝子、生地黄等滋阴潜阳为主;白茯神、润远志、北五昧等补心醒神为辅;地骨皮、青蒿减血中浮热为佐;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补益中焦之气,沟通上下,资为联络之用为使。
黄芪根深于苗,最富上升和通贯全身之力,所以补中益气汤中资为要药,如此以达肾阴得升,心火得降,互相交泰之作用。
至于效果,一会等大爷服用了药剂之后,张院长自然能够看到。”
张广礼点点头,不再多问,而是在埋头思考着陆轩刚刚说的那番话。
陆轩刚刚说的虽然不多,可却都是精华。
如何辨证,辨证准确后如何用药,这对于一名中医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特别是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是极为重要的。
也是治病的关键。
多一味药,少一味药,很可能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都不是没有可能。
中医为什么会渐渐没落?
真的是因为中药治病没有西药快吗?
并非如此。
真正厉害的中医,在辨证准确,药方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基本上喝上一次就能起到极好的效果。
可现实情况却是恰恰相反,很多中医开的药方,短时间内起不到效果,药物之间的配伍出了问题,做不到精准开具处方,效果自然没有那么好。
而且,中药和中药之间,如何配伍效果更好,哪几种药一起用最好,哪几种药不能一起用,都是有着严格的要求。
中药的配伍讲的最多的是君臣佐使,其中药运用的基本情况概括为七个方面,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简称为“七情”。
单行成方的方剂有“独参汤”,即单用人参大补元气以补气固脱。
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类似的中药一起使用,以互相增强彼此的功效,形成1+1>2的效果,如生姜配葱白。
相使是一种为主药、另一种为辅药,如黄芪与茯苓,二者同主治脾虚水肿,其中黄芪补气健脾、利水消肿为主药,茯苓健脾渗湿为辅药以增强黄芪补气利水之功。
相畏经常被配伍用来杀毒,指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可被另外一种药减轻或消除,如半夏畏生姜,故用大剂量常用生姜来减少半夏的毒副作用。
相杀及相畏之反称,如半夏畏生姜亦可说成生姜杀半夏;相恶乃指一种药的药效会被另外一种药所削弱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即是莱菔子可使人参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原因是人参为补气药,而莱菔子具有破气的作用,一边在补,一边在破,自然理当如此。
相反是指“十八反、十九畏”中的内容,属于配伍禁忌。
十八反的歌诀是“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其中半是半夏,蒌是指瓜蒌,瓜蒌有瓜蒌皮、瓜蒌仁及全瓜蒌三种;贝是指贝母,贝母有二种,一种是川贝母,这种药特别贵,1克大概在七八元左右,另外一种是浙贝母用来清除肺中热痰的;蔹是指白及、白蔹乌是乌头及乌头类的中药如附子、川乌、草乌等。
十九畏歌诀“硫磺原是火中精,一见朴硝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