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让我们来测试一下这台计算机的运行效果。”姜言说着,开始动手在电脑的面前开始输入一些运算命令。
随着姜言按上了确定键之后,只见计算机屏幕上数列复杂的数字和符号快速滚动,计算机开开始进行。极复杂的科学运算很快电脑上轻松完成。
接着运算的结果就被打印了出来。
“我看看,我看看。”郑教授赶紧接过来打印运算结果的纸张看了起来。
“这,这。”郑教授看着打印出来的结果,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
“怎么了老郑,难道是计算错误了吗”看到自己的老友不吭声,李教授赶紧开口问。
“不是,不是,正确,正确,完全的正确,就是这计算的速度太快了。”
“就这些数据,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那是没日没夜的算了足足一个星期,这才过多长时间,十分钟,只有十分钟。”
郑教授说这句话的时候,开始呜咽了起来。
作为一个数学科学院的人来说,没有人知道这里面的辛酸,虽然说国家已经成立了接近十年,姜言有折腾出来了不少的好东西用来出口创汇,不过相对于诺大的国家来说这些依旧还是杯水车薪,他们又有一些东西还要去外国引入。
没有像毛熊和鹰酱那样财大气粗的进行多次实验用来换取数据,咱们的科学家只能在稿纸上反复的计算,确保理论的万无一失,这样才能开始制造相应的试验品,要知道,这些东西,计算的难度有多大。
按照后世于教授的话来说,他们计算的纸张可以铺满整个隔壁,虽然看着励致不过还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辛酸,有了计算机的加入,很多的科学家就能从繁杂的计算脱身,投入更大的精力研究更多的东西,这让郑教授不能不激动。
“啊!这……这……这,那这样算下来它的运算速度比我们现有的计算机快了十几倍!”李教授抓住了郑教授话里面的词语,推算了一下之后,直接瞪大了眼睛。
“内存容量也增大了好几倍,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姜言在旁边淡淡的开口道。
说完之后,姜言在计算机的右侧按了一下,一个软盘就出现在姜言的手里面。
软盘是计算机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的读写是通过软盘驱动器完成的。软盘驱动器设计能接收可移动式软盘,目前常用的就是容量为1.44mb的3.5英寸软盘。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作为一种可移贮存方法,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
“这个是软盘,在计算机上可以读取,它的容量有1.44mb可以储存差不多十万个汉字,可以移动。”
“太精巧了,这东西竟然可以存储这么多的字,这携带也方便。”郑教授接过来软盘反复的看。
对于这东西,姜言不太感冒,不过现在的技术也只能弄出来这软盘出来,不过看到两个教授如此的推崇,姜言不以为然的撇撇嘴,在自己的那个时代,这东西早已经淘汰了数十年,后世一个普通的移动硬盘就有5个g的存储,这才哪里到哪里。
“按照今天的计算速度,我可以毫不保留的开口,咱们这台计算机的性能恐怕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刘教授把软盘放在姜言的手里面开口道。
听到作为权威的刘教授这话,众人那是相当的震惊,不过姜言还是微微一笑看着刘教授郑重的点头。
不过他心想,要是让他们知道,这台计算机还有一个配套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运算效率会更加惊人,不知道他们会有何反应。可惜,那套系统代码暂时不能展示。
在场的人选还不够可靠,那样高端的技术暴露出去,难免有泄密的风险。姜言决定,等系统开发完毕、可靠人选到位之时,再逐步展示给大家,相信那时的震撼会更甚。
现在,先让大家慢慢适应和接受第三代计算机这个概念吧。
不过对于这编程来说姜言还会继续研发,他要研发出一套汉语编程,自己后世虽然不是专业的计算编程的人,不过操控数控机床的时候,那些简单的编程自己也必须会一些,要不然无法操控。
想到后世那几个流行的编程语言,姜言的心里就忍不住骂娘,后世的编程几乎所有的都是用英语编程,市面上的汉语编程几乎很少,这英语又不是汉语字体可以随意组合就能够形成新的文字,他们的文字基本上都是先发明出来的东西,在内部还有计算机语言这个说法,后世的姜言为了学会这计算机编程,只能硬着头皮学英语,那一段时间,真的是昏天黑地,说多了都是泪啊!
谁叫人家首先发明的计算机,首先发明了编程语言,没有办法,算算时间,这第三代计算机应国外才发明了不久,自己要是首先把这计算机编程给弄出来,他们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要知道,这汉语可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这要是用来做计算机编程语言,估计能弄得那些外国人欲仙欲死,想到这里,姜言就是一脸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