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借助孔家(2 / 2)

扬锋汉起 宇十六 1558 字 2023-11-11

经是好手,问及户籍、田亩、民间疾苦则张口结舌,不知应对。

人到用时方恨少,杨安玄深感自己麾下治政人才不多,更是缺少替他总揽全局、查漏补缺的人才。

原本杨安玄要借重胡藩,可是萦阳郡初遭重创、百废待兴,二哥杨安深对政务亦不熟悉,只能让胡藩前往萦阳。

世族前来拜见,免不了要举荐自家子弟入仕。东晋是门阀世族掌权的社会,离开了这些大大小小的世族支持寸步难行,虽然杨安玄有意任用寒门子弟,却不敢得罪这些世家。

世家子弟中有不少英才,杨安玄决定甄别选用,有能力的放到重要的职位上,没能力的不妨放在清闲的位置让其风花雪月。

许昌府衙后宅有处花园,杨安玄在石子路上缓步走过,思考着该如何甄别这些人,大变在即,自己可没有太多时间来扯皮。

历史上最值得借鉴的莫过于科举考试,从隋唐一直延续到大清灭亡,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说明科举制度至少被证实在某一段社会发展时期是有用的。

只是要想改动即有的政体,便是君王、权臣也不得不三思而行,君不见新朝的王莽就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时下举荐人才的方式是中正推荐,由访问到乡里明察暗访家世、人品、声名等,这便将大多数寒门子弟摒弃在仕途之外。

考察人才的方式多是雅聚、谈玄、论诗写字,而不是考察处理事物的能力,所谓“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屡见不鲜。

杨安玄苦笑地摇摇头,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岂是一朝一夕之功,任重道远只能且行且变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有心改变这个时代,总要做些什么。

此次世家举荐的子弟多达三四十人,杨安玄有意让寒门子弟有机会前来参加,索性打破地域限制,广招天下有识之士。

这样一来影响大了,议论、非议肯定也会随之而来,杨安玄有意步步登高,早然想能少些荆棘挡路。

虽然自己在士林中颇有声名,新词旧诗、《小窗幽句》为文人雅士所喜,甚或能引一时风潮,但自己毕竟年岁还轻,在儒家经学还没有什么地位。

杨安玄拂开低拂在道旁的树枝,自己要想将此次雅聚办成文坛盛事,还需借重大儒压阵。

随着佛道兴起,儒术独尊的情况已然不存,不过儒学有助于君主统治天下,前秦苻坚当政之时采取崇儒政策,姚秦接替前秦后,姚兴召聚儒学大师姜龛、淳于岐、郭高等人到长安说学授徒。

拓跋珪建都平城后,重用崔宏等人,推广儒学。东晋朝堂之上车胤、孔安国等人都是儒学大师,孝武帝司马曜当年时常召聚大臣讲学为乐。

想到车师之死,杨安玄轻叹一声,自己与司马元显之间的仇隙是越来越大了,身为弟子,自己终要替车师讨个公道。

当代大儒是不少,但远不如三国时的郑玄、卢植那样声名显赫,杨安玄猛然一拍额头,怎么把孔家忘了。

要说儒学,怎么离开得孔家,若是请出孔子第二十五代孙,奉圣亭侯孔懿前来讲学授课,那定能让天下儒士纷沓而至。

孔夫子不是说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吗,正好借孔家这个金招牌广招人才,杨安玄露出得意的笑容,连借口都有了,就是魏武帝曹操所说的“唯才是举”。

杨安玄在心中盘算开来,现在是九月十二日,要让远道的学子赶来,至少要二个来月的时间,不妨就将讲学的时间定在十一月二十二日,有七十天的准备,便是江南的士子也能前来了。

讲学的地点,杨安玄想了想,没有放在许昌。前几日鄢陵县令钟光提及境内多温泉,邀杨安玄冬日前去沐汤。

便定在鄢陵好了,《论语》中夫子因曾皙所说的“冠者五六人,童子七八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叹道:吾与点也。虽不是暮春,但能参与此盛事,听孔夫子后人授学,当让世人再叹:吾与有荣焉。

想到这里,杨安玄兴冲冲地返身回书房,他要写一封书信打动奉圣亭侯孔懿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