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崇康帝之怒 程大学士又拿起一张试卷,只看了几句,心里便是一喜。 只因为这张试卷,上来先肯定了商鞅这句话的正确性。治理国家的确不能一个办法用到底,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而今,我大夏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民富而国强。既如此,自然不需要进行变革。 这篇文章,完全贴合程大学士理念,并且尽管试卷还糊着名字,程大学士也认出了这个考生,必是梅世鸣无疑。 假如自己推动一下的话,此子未尝不可为状元的。 想到此处,程大学士不由拍了一下桌子喝彩道:“好文!此子端有状元之才!” 闻听此言,其他七位考官,纷纷询问道:“不知是何等文章,居然能得程大学士如此称赞?” 程大学士大笑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奇文面前,吾不敢自专,便诵读让大家一起欣赏。” 说罢,程大学士声情并茂铿锵有力地读出了这篇文章。 朱大学士等三人,不由共同拍案叫好。 而另外四个年轻阅卷官,则是微微皱起眉头。 这篇文章,文采自然是极好的,然则说其有状元之才,似乎还差了点意思。 并且,这还只是针对文采而已。此子之论点,竟说大夏不需要改革,简直荒谬至极。此等文章,怎可点为状元? 因而,这四个考官,并没有进行附和。 八个人再次开始改卷。 一共三百份试卷,八个人分别都要改一遍,这个工作量还是蛮大的。 到了下午,四个年轻阅卷官,便都是看到了贾环的文章。 还没有看正文,便先看到四个鲜红的叉号。 殿试之中,要想得到一个圆圈固然极难,但想得到一个叉号也没那么容易的。 大家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考上来的进士,水平差一点的也断然考不进来。 历来殿试文章,得一个叉号已不多见。连得四个叉号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几乎不可见。 这个考官先看了第一句: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不由先喝了一声彩,而等看完全文之后,更是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等文章,才是状元文章啊! 只可惜,被那四个老东西直接给了四个叉号,如今不要说状元了,怕是在三甲也垫底了。 这个考官摇摇头,最终给了一个圆圈。 第二日中午,所有试卷全部批改完毕,接下来就该进行汇总了。 总核之时,由首席阅卷官专司其职,其他的阅卷官可提出自己的意见。 但是前三名即一甲的试卷必须是八个“圈”,稍逊者为二甲。如果试卷中“圈”、“尖”、“点”间杂,即为三甲。有“直”的便排在三甲之后了。 这一次殿试的首席阅卷官是程大学士,当最终核算的时候,程大学士脸色有些难看。 以往殿试,往往有好几个八圈考生,然后由他们八人评议,暂时分出一二三来,然后提交给皇上。 而这一次科举试卷,竟然一个八圈考生都没有,最多的也就四个圈。 他们八个考官,凑巧四个支持变革,四个反对变革。 而考生中,支持变革的文章,反对变革的考官一律不会给圈。 同理,反对变革的文章,支持变革的考官也一律不会给圈。 这就导致成绩最好者才是四圈,此时程大学士等四人,心里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总感觉这一次要出事的样子。 然而事情已是发生,已经无可更改。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挑选出前十的试卷,准备呈给皇帝,由陛下决出前十出来。 至于前十之后的名次,就由他们这些考官进行排名。 而暂时排名第一的考生,正是程大学士抬举的梅世鸣。 而前十的考生,无一例外,竟然全是反对变革的试卷。 只能说,四个年轻考官,真的是太年轻了。 他们没有程大学士等四个两朝老臣那般不要脸,只要见到支持改革的试卷,上来就给差评。 而四个年轻考官,还是要斟酌一番文理的。虽然不会给圈,但是评分也不至于太低。他们多少还是有一点底线的。 程大学士拿着前十的试卷,来到上书房,将前十的考卷递交上去。 “启禀陛下,这是臣等批改的前十名的卷子,现呈御览,请陛下排出名次。” 崇康帝点点头,然后先拿起预排第一的试卷,只看了几
第186章 崇康帝之怒(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