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一天(2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1815 字 6个月前

图,表之中夏,故以白马为寺名。”

木牍上的字密密麻麻,飘逸非常,梁兰璧仍然读得很顺畅,显然已看过很多遍了。

读完一张,宫人们轻手轻脚地放好第二张,然后将前一张收起。

梁兰璧读着读着,腿都要麻了,但她忍住了,坚持着读完最后一个字。

宫人将最后一张木牍收好。

梁兰璧闭上眼睛,默默祈福:“妾唯愿天下太平,君臣相得,百姓安康。此愿若遂,必潜心礼佛,供奉不辍……”

祈福完毕,眼圈微红,在心中默念一句:“有什么灾害,冲着我来吧,天子他也只是太过担忧了,以至行止差错。”

念完,平复了下心情,便在宫人的搀扶下,慢慢步出佛堂。

秋风飒飒,落叶满地。

见得如此萧瑟景象,梁兰璧心中更是难过。她紧了紧袖中的书信,踌躇难决。

僧众们远远站着,皆低头合十。

梁兰璧一一扫过,见得几个瘦弱的小沙弥时,轻叹一声。

她唤来一名宫女,低声耳语一番,然后将信交给了她。

宫女悄然离去。

雨渐渐停了,乌云悄悄散开,露出了几道金黄色的光芒。

梁兰璧脸上浮现出惊喜之色。

原来我没有做错?上天也这般嘉许我吗?

陈公的大军是洛阳最后的屏障了,若丢在大河北岸,甚至不用匈奴大军前来,单靠石勒、王弥就能攻破洛阳。

但随即又有些惶恐,因为传播中的流言太吓人了,连她也动摇过。

陈公不至于此吧?

若惹恼了他,才真是万劫不复。

梁兰璧低声叹气一番,神思不属地出了愍怀太子浮屠,上车离开了。

******

傍晚,霞满西天。

王衍坐在案几后,慢慢读着一封信。

信是邵勋写的,五日前写于遮马堤匈奴大营,辗转遣人送来洛阳。

读完之后,王衍闭上眼睛,默默思考。

京中尚未有人知道遮马堤之战的结果,大部分公卿只知道那边开战了,还是从朝会上得知的。

对于此战,王衍一直没发表意见。

冷眼旁观之下,他发现朝堂已经事实上分裂了。

如果说以前大家只是碍于身家性命,不得不与陈公合作,虚与委蛇的话,现在可不一样了。

有些人是真的想要陈公秉政啊。

行司马越故事,执掌禁军、朝堂,总督对匈奴的战事。

遮马堤之战的结果尚未传回,就有不少人支持陈公,如果打赢了,又会怎样?

王衍只觉有些可笑,既笑这些人,也笑自己。

这个时候就不提邵勋的出身了,能容忍他爬到自己头上去了,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唉!”王衍将信放下。

现实最教育人。

一次两次能扛住,不会改变自己年少以来的看法。

三次四次呢?恐怕就有点动摇了。

好,你三四次还能扛住,现在五六次了,还能扛住吗?

洛阳城中,即便公卿之家亦无多少存粮了,更别说百姓。

这一战结束,无论陈公打没打赢,又会是一波南下高潮。

不愿意南渡的人,就该好好思考了,谁更能保障自己的利益?朝廷还是陈公?

叹息完后,王衍拿来纸笔,写了一封信,令仆役送往陈郡度支分院。

眉子正在陈郡督办漕运,这会差不多又有一批漕船过来了。

有了这封信,他定然会去找曹馥商议,两人协同之下,事情就好办了。

天子可真是胡闹!也不看看什么时候。再搞下去,众叛亲离,没人能救得了你了——在这件事上,王衍不会理解天子的担忧,也不愿去理解。

信送出去后,他又拿起案上的另外一封,开始读第二遍,仔细咂摸其中的味道。

信是茂弘(王导)写来的,多关建邺之事。

读完之后,王衍非常感慨,茂弘在那边也不容易啊。

刚刚南渡之时,吴人不买账,甚至冷眼相对。偏偏带过去的人又很多,开销极大,入不敷出。

最难的时候,琅琊王幕府僚佐们得到一豚都要奔走相告,欣喜不已。

几年过去了,如今的局面已然大为改观。

茂弘四处拉关系、交朋友,甚至不顾身份,参加江东门第较低的士人、豪强的聚会,渐渐让江东豪族对琅琊王有了改观,慢慢支持他了。

随后又拉拢吴地豪强,给其官位、实权,替他们吹嘘,给以顾陆朱张四家为首的吴地世族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到了现在,江东士族、豪强都投靠了过来,根基日益稳固,日子好过多了。

接下来,茂弘需要平衡好南渡士人、江东士人、新贵豪强之间的关系。

这是王衍擅长的,也是王家绝技,他一点不担心。

他更担忧的是建邺幕府对邵勋的态度。

茂弘在信中询问邵勋会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把持朝政,行废立之事。

对此,王衍只能苦笑。

什么时候了,还要内斗!

难道内斗是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