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习惯(修文)(1 / 4)

由均田开始,改革延伸到朝廷吏治上。

通过察举选任官僚(),士族通过衣带相勾连(),极易滋生腐败,太后和赵贞通过商议,一致决定设置吏考,对于朝廷部分职位,通过考试的方式任命。太后亲自命题,阅卷把关。赵贞又以修撰前朝史书的名义,组织了一次单独的考试,最后选录了两百余名优秀的士子,将他们集中安置在翰林寺。赵贞对自己选出来的这些人,十分看重,时常前往翰林寺询问他们编撰的情况,与之对谈,详细考察这些人的真才实学,等朝廷的职位有了空缺,便将他们安排前去就任。

对于农技、水利方面的人才,太后也十分看重,公开征召,允许州郡举荐,并授予他们官职,组织编写农书,免费印发给农户。又在乡里间广泛地开办官学,不限出身名籍,男女幼童,皆可入学。由官府出资聘请人教授,学童只需要自备口粮。官府还安排人趁着农闲时,到乡间教百姓识字,给他们讲解农书。修道路,建驿站,通水利,朝廷的开支,几乎都是花在这些事情上。与此同时,赵贞和太后的日常生活可谓十分节俭。日常餐食,每顿不多四五样,衣裳仪制也尽可能地简省,不兴繁复的图案和纹样。

宫廷的喜好,常常流传,成为民间的潮流。上行下效,官员们也都普遍崇尚节俭,不敢太过张扬。有官员生活奢侈,被太后知道,立刻就会叫过去问话。太后也不生气,只是委婉地提醒暗示,语重心长,细讲一番道理。群臣熟悉太后为人,无人敢冒犯其权威,纷纷收敛起来。

不论是均土地,还是小规模地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萧云懿和赵贞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非常清晰的。在这场改革中,要削弱豪门及世家大族的力量。这些贵族权力太大,占据了整个国家的大多数的人口、政治和经济资源,必须需得打压限制。同时要尽可能提高中小贵族及庶族地主的地位。

萧云懿和赵贞都敏锐察觉到,在整个北方中原,世家大族掌控的资源虽然最多,但却越来越腐朽,而中小贵族,及庶族地主正渐渐崛起,且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些中小贵族及庶族地主,有着强烈的政治诉求,极度渴望上升。改革因此就应运而生。实际上,中小贵族,及庶族地主,正是这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和支持者。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极富远见,并且相当正确的。

均田的改革,使得大量田亩得到了开垦,朝廷掌控的税收和人口得到了大幅度增加。整顿吏治,则使得朝廷上下风气为之一清。罢免庸蠹,选贤任能,萧云懿和赵贞,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积攒了威望,获得了朝野拥戴,完全掌握了统治权力。

太后此时,身体已大不如前,朝政之事,大都交给赵贞,由他自己决断。赵贞则趁机培植亲信,同时开展了军事上的举措。原本朝廷的军事力量,依靠的是各地方都护、将军。这些都护将军,既是一地行政长官,也独立地拥有领兵之权。赵贞为了将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极力拉拢这些都护将军,另一面,扩充御林和禁卫军。他几乎每隔数日,都要亲

() 自去校场练兵,率领领士们前往猎场狩猎。禁卫军中的将领,几乎都是他的亲信。他又利用巡幸的机会,亲自从各地挑选精锐,组成了一支独立的军队,严加训练,自己亲自率领。()

对赵贞来说,一切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无非是重复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此刻,他骑在马上,巡视着自己的军队。侍从递来一封宫中传来的密报。

?本作者刀豆提醒您最全的《黑月光拯救计划(重生)》尽在[],域名[(()

赵贞不用看,就知道这封密报的内容。

太后病重,召他回宫,原因他也知道,御史丁裎在太后面前,说了一些对他不利的话。

赵贞也知道那些不利的话,具体是什么。也无非就是那些,说他的翅膀硬了,说他培植亲信,拉拢军中将领,说他跟太后不是一条心,说他对太后怀恨,将来会报复萧家。翻来覆去就是这些,这样的话,赵贞从小就听多了。一旦母子间发生了任何利益冲突,便会有人在太后耳边说。太后生了疑心,便有废掉他,另立新君的想法。这样的事,在赵贞记忆里,发生了不下五次。虽然,最终还是回归到母慈子孝,太后也并没有真的废掉他。然而对亲临此局的赵贞来说,每经历一次,都是精神和□□的双重折磨。自幼疼爱关怀他,相依为命的养母,骤然向他举起了屠刀。赵贞要面对她骤然突变的脸色和声色俱厉的质问,以及刻薄冷漠的言语。他毛骨悚然,恐惧万分,只能一遍一遍抱着她的腿哭泣,不断诉说自己的忠诚,试图唤醒太后心中潜藏的那一点母子亲情,以挽留自己岌岌可危的性命。

总是这样。

等事情过去,她又恢复了慈母的形象,给他洗手做羹汤。她亲手下厨做他童年最爱吃的肉饼和蛋羹,那是宫中膳房做不出来的味道,只有她亲手做的,才最合他心意。冷了催促他加衣,热了给他送冰饮绿豆汤,病了给他喂汤喂药。赵贞总是因为她事后的一点母爱,忘记她的狠毒,然后又在下一次,她将屠刀架在自己脖子上时,信念崩塌,心灰意冷。如此反反复复,他自己都觉得有病。

赵贞怀疑,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