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生体核能 活体电解(1 / 2)

龙巢暴君 南非巨头 1424 字 2023-02-22

在礁城度兰旁边,巢城缓缓建立起来的时候,在河谷海港,一只只巢龙正在下水。 然而,其他的巢龙,很少有巢龙敢靠近它们的。 这群巢龙有大有小,但它们使用的能量,却是“三种”。 生命力,水元素,还有.......“雷元素”? 无论是龙人还是巢龙,在一座座巢城逐渐建立起来之后,都开始学习各种知识。 尤其是鳞变龙人、鳞变龙、血龙和血龙人。 只有那些最初就作为龙巢成员的“古老”巢龙和龙人们,才能够和这些因为需要使用、构造各种法术、类法术能力而进行知识学习的龙巢成员比拟。 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它们已经都明确了一个基本的共识—— 生命能量,也就是血能和元素,只能共存一种。 血能和风元素共存了,那么就不能和水元素共存。 雷元素也一样。 但是...... 这些使用水元素的巢龙和龙人,却能够向外释放“雷元素”。 这违背了它们的认知。 但是.......它们是获得了伟大冕下的恩赐—— 伟大冕下无所不能。 而对于地行来说,巢龙们觉不觉得他无所不能,他不知道。 但他可以确定,这并不是“三种”能量。 因为,本质上来说,血能这种生命能量,和“元素”是不同的类型,是几**行的,几乎互不干扰的两种事物。 在他的注视下,一只蛇沼龙掠入了水中。 如同蛇一般的身躯体态在水中扭动着,向着海底潜入。 这由哈兹卡盗龙演化而来的巢龙,已经几乎看不出多少原来的体态了,在那几近蛇一般的修长躯体下,它们的四肢和其他的沼龙、棘掠龙一样,已经发展成了一种蹼状结构。 它们的躯体,从修长身躯到尾巴,也都形成了接近条带状的体态,而它们的口齿,也在不断变宽。 但,比起体态体型,更重要的是地行在它们身上的尝试,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在地行的“目光”中,一团“胃液”喷吐而出,向着水中快速扩散。 而它的目标,一只匍匐在海底,或是在准备伏击猎物,也是在躲避更强大猎手的小型海兽,在接触到这团黑色胃液的刹那,一道道耀眼的电光泛起。 只是瞬间,这小型海兽的身躯,便停止不动了。 众所周知,生物电和前世人类常用的电器用电,实质上虽然不同,但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关系。 化学上,地行当然知道,当化合物,比如人们一想到海洋基本都会想到的盐,准确地说是食盐氯化钠NaCl,在水中溶解,会变成Na+离子和Cl-离子。 某种程度上来说,元素可以视为化合物,而生命能量则是溶液。 根据地行的观测,生命能量就是让“元素”溶解在其中,从而实现共存。 而在前世,关于细胞生物电相关的知识中,细胞膜通过单向让某种离子流出流入,从而实现调节细胞内溶液浓度。 神经细胞的起源,就是源自于这里。 一般来说,平时的“静息”状态下,大致是以细胞外的正电离子浓度高的状态,就是细胞外正电,细胞内带负电。 在结合的趋势下,在浓度平衡的趋势下,在细胞膜内外产生了微小的电势能。 就好比高处的水塔,在重力的作用下,有向下落的趋势,但没落下来,这就是重力势能。 细胞内外的势能,就是正电离子冲进细胞内的趋势。 这样的“水塔”,是有无数座堆积在一起,可以粗略地视为一个大水坝。 这样拦住了大量的水的水坝,当一个水坝打开,让一个细胞外的正电离子冲进细胞内,“撞开”细胞的其他通道,让所有通道突然打开。 突然打开的通道,在趋向平衡的作用下,导致离子流入,又会引起下一波冲击,一次次的冲击,就会形成“水波”。 这样的波动涟漪,逐级传递下去,就形成了神经电讯号,也就是所谓的神经电流。 神经细胞就是在这个方面进行了特化的细胞。 地行看着那只蛇沼龙将被电死的小型海兽吞入口中。 神经电流是很微弱的,而且并不会逐渐递增,也不会叠加。 但,发电细胞不一样,它们是会叠加的。 发电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微型的电池,如果把一个个发电细胞串联在一起,就能够形成一个具备巨大电压的电池。 这样,就能够产生巨大的电压,从而形成“高压电”。 虽然功能“类似”,但发电细胞并不是神经细胞演化而来,而是肌肉细胞。 肌肉细胞→发电细胞。 吞噬细胞→神经细胞。 生物演化嘛,都是趋同演化,趋同演化。 这里,这个异世界的生物,和前世生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里。 前世生物是以生物电构成神经系统的能量流动基础的。 而这个异世界的生物,是以“生命能量”的结构神经系统的。 在这种情况下,异界生物的体内,是没有半点生物电的。 “生命能量”取代了生物电的存在。 他和其他巢龙,这个世界的生物,根本就没有生物电这套系统。 在这个异界,想要释放电流,就需要专门的“雷元素”。 而尽管看起来“像”,但“雷元素”和“生物电”、和“电流”都是不一样的。 地行已经尝试过,雷元素是不能够和其他元素能量共存的—— 这些“元素”,至少在某个方面有着同样的性质。 这个推测尽管早就有了,但到了现在,地行才真正地确认了。 但是,目前,基于这个发现,他尝试性地、定向演化出了三套能量系统。 他把以前将恐龙演化成巢龙之初,就已经抛弃掉的“生物电”,重新演化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