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的凉亭; 就是那样一道平平无奇的朝阳,照在那样一道老迈的身影之上; 却还是惹得刘彭祖、刘胜兄弟二人,被眼前的景象所深深吸引。 千百年后,兵败被俘的宋相文天祥,或许也是这样将双手背负于身后,站在横渡零丁洋的船头,正迎朝阳,吟出了那句千古绝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而今天,同样是一位老者,同样是背负双手,挺直嵴梁,正对朝阳。 可这位老者分明什么都没说,却还是让刘胜从这道老迈的身影之上,看到了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述的东西······ “那是风骨!” “是丞相的担当!” “是华夏民族的嵴梁!!” 数十年后,人至中年的天子刘胜,这样对自己的太子说道········· · · ps:关于‘王太子还是王世子’的争论,作者有幸经历过许多次扯皮。 所以在诸位大父吵起来之前,给大家露一手。 ——在汉景帝刘启之前,无论是皇帝的储君还是诸侯王的储君,都统一称为太子,即皇太子、王太子。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王太子’在孝景一朝变成了‘王世子’呢? 答桉,就是本书开篇部分的核心内容:削藩策,以及削藩策引发的吴楚七国之乱,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七王之乱。 削藩策究竟是对是错?七王之乱,是不是不可避免? 对于这一点,各路史家众说纷纭; 但我们只说一点:削藩策,确实逼反了汉室绝大多数宗亲诸侯,在叛乱平定之后,宗亲诸侯尾大不掉的问题,也确实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解决。 那么大家知道:在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初期,晁错被景帝刘启腰斩弃市;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冷知识’是:在叛乱平定之后,削藩策的后续补充条款,却并没有随着晁错的死人亡政息;而是在景、武两朝次序推广开来。 那这些补充条款是什么呢? 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左官律、附益法,还有后来的酎金律,乃至登峰造极境界的推恩令。 而其中最不起眼的一项,就是改称‘诸侯王太子’为‘诸侯王世子’,以此从礼法角度上,降低诸侯王的理论地位。 只不过,比起更具现实意义的左官律、附益法、酎金律乃至推恩令,改王太子为王世子,颇有些‘让你听起来不再那么牛逼轰轰’的意味,实际意义并不很高,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所以,结论就是:在文中这个时间点,诸侯王的储君,是应该被称为王太子的,而不是王世子。 等下还有一更,趁着居家办公,三更一段时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有条件的尽量追读。如果有月票推荐票打赏之类的,那更是再好不过。 先谢过各位大父,竖子血狸奴,这厢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