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集儿也变多。
她得空就去集上逛逛,集上人真多,可能是上头给了明话,小摊贩们明显增多了,有集的时候简直是人挤人,得有好几条街。
光卖吃的,走一条街就有不下十来家。
炒凉粉炒面的,煮元宵饺子馄炖的,还有浆面条莲子粥糖葫芦,琳琅满目。
集上卖吃的,基本上就是一个灶台,摆一个长桌,人挤在长板凳上,人挨人,凑着吃面吃凉粉,呼出来的白哈气和食物的热气交织在一起,倒也很热闹。
许多人喜欢的就是这个氛围,尤其是小年轻们和小孩子,前者追求新鲜,后者爱凑热闹。
除了吃的,卖小玩意儿的、卖菜的,还有卖衣服鞋子袜子帽子的,这就是许梦雪最想看的。
易煦易瑶刚开始不知道她去赶集,沉迷画片不能自拔。
随着马上到腊月地儿,有些家开始准备年货,一起玩画片的就有炫耀说他们跟着去赶集了,在集上吃啥吃啥了,说得其他人口水都流了一地。
这也就使得兄妹俩也想去赶集。
一天吃罢饭,易煦巴巴收拾碗筷,殷勤得很,易瑶捧着笑料,软软的声音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去赶集啊?”
洗碗回来的易煦附和:“是啊是啊,上回大头说瑶瑶没去过,瑶瑶都哭了。”
易瑶:“……”
好叭,为了实现逛大集,她哭就哭吧。
许梦雪哪看不出俩孩子耍的小心眼,哭笑不得,当天就带他们去了。
他们去的时候,正是最热闹的时候,人挨人,人挤人,满街都是吆喝声,还有食物的香气。
他俩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在一处卖凉粉的地方,走不动步了。
炒凉粉跟炒面不同,不是在后面空地上有一个锅灶,而是在大长木桌上有一个锅口很低、大圆铁锅,里头放了好多好多黄澄澄的凉粉,堆得跟小山似的。
谁要凉粉了,卖的人就从铁铲子从“小山”挖一点,然后炒,淋上蒜汁、浇上芝麻酱,能吃辣的再拌点辣椒油,搅一下就能吃了。
他们看着有大人有小孩,都一水坐在那木凳子上,嘶嘶哈哈吃凉粉,眼巴巴望着许梦雪,悄默声地咽口水。
许梦雪自个儿来的时候,没吃过凉粉。
这回陪俩孩子来,索性就要了三碗。
给孩子要的俩小碗,她要大碗。易瑶也想要大碗,被易煦拉住了:“妹妹你看这集上还有别的吃的,吃太饱一会吃不下了。”
易瑶赞同点头。
默默吃一大碗凉粉的许梦雪突然有点撑。
这小子打的算盘她真是隔着几个人都能听得见。
等有人起来了,他们仨往那一坐,其他人下意识都多看一眼。
俩小孩男孩精神,虎头虎脑,小女孩粉雕玉琢,戴着毛绒面帽,穿红棉袄,简直比家里的年画上小孩还好看。
跟着的大人擦了点口红,不太红但很提气色,身穿呢大衣,大卷发披着,往那一坐,像扎进人群的凤凰,旁边人下意识裹紧身上的老棉袄,自惭形秽,还不自觉地往边上挪,给她腾地方。
许梦雪朝旁边笑笑,也别叫老乡太拘谨。
黄凉粉被放在没啥深度的白瓷盘里,没一会儿,三碗冒尖的凉粉被端上来,冒着白哧哧的热气。
凉粉很烫,裹着蒜汁、芝麻酱,又有在铁锅底炒久了的糊着的锅巴,软乎乎的,清爽中又带着焦质感,很香又嫩,小孩最喜欢吃了。
吃完凉粉再接着逛,碰见三轮车卖炸鹌鹑蛋的。
鹌鹑蛋裹了一层面糊,放油锅里霹雳啪啦响,捞出来金灿灿的,泛着炸香和蛋香,然后再刷一层面酱,隔远闻着就好吃。
看他们俩小吃,许梦雪就要了两个。
都出来玩了,还是开心为主。
于是,这一路吃了凉粉炸鹌鹑蛋,后来又吃了煮元宵,买了冰糖葫芦、柿饼。直到他俩吃不下,他们也逛完了吃的,去看卖衣服的。
卖衣服鞋子的小摊都在一块,放眼望去,人也不少。
比前几年好些,衣服鞋子裤子的花色多了,样式也有些变化。不过跟他们百货大楼的比,有些质量还差些。
不大一样的是,这卖衣服的小贩们嘴跟抹了蜜似的,逢人就夸就推,可热情了,那架势要是不买个啥都觉得不好意思。
许梦雪逛了好几家摊子,小贩们真是找尽了词去夸。
“姐,这帽子太趁你了,配着咱这卷发,多洋气。”
“姐你太白了,这大衣不白的人穿不出来。还有你这身量,其他人穿就跟桶装似的。”
……
谁不爱听好听话,听了好听话多代价就是,她早早就把她和俩孩子过年新衣服买好了,可把易煦易瑶高兴坏了。
回去后都累惨了,还嚷嚷着明天还要去赶集。
当然,许梦雪一开始并不是为了买新衣服才去。
她趁着挑衣服的档口和人聊天,听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南屯市场,就在他们市郊,不算太远的地方。
有些样式更新的,明显瞅着不太一样的,说是南方进的货,还说咱们这离南方远,便是最新款到了咱们这,人家那可能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