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多的贫寒学子,还没有这样的老师能帮忙把关,那些试题能售卖的话,贫寒的学子们也能多一些见识。
因此,这个建议虽然可能得罪一些人,包大人依然打算向官家建言。
他看向公孙先生,公孙先生微微颔首。
虽然公孙先生出身官宦之家,自来不缺书本和试题,更不缺师资,但他却了解民生艰苦,知道一个贫寒学子,要得到这些内部信息有多难,因此在此事上,他举双手支持!
包大人当即换好官府,再次进宫面见官家。
赵祯听完这个提议,觉得非常不错,“不如等科举结束,没选中的试题,让翰林学士们写出文章来,放在试题后面,作为给学子们的参考。”
好家伙,这是连标准答案都弄出来了。
不,写文章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参考一下,对比自己和翰林院官员之间的差距。
能成为翰林学士,负责给官家讲解经义,都是每届的前三甲,水平相当高,这也是给学子们树立一个努力的方向,总比一无所知,找不到目标强。
包拯立刻心领神会,躬身行礼,“谢官家。”
没错,赵祯此举确实发挥了他的传统艺能,拉了一批人支持这件事,而不是让所有官员联合起来抵制反对。
原因也很简单,这样一份往届的试题,哪个想要中进士的考生不会去买一份?
那是手抄都得保存一份的,因此,天下学子一定会看到后面附上的翰林学士的文章。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出名了,名扬天下,以后所有的学子都会认识他们。
而这也或许能给他们带来志同道合的学生,毕竟那些学子是按照他们的范文来练习写文的。
这相当于另外一种导师了。
这是又能出名,又能获得实惠的事,所以本届的试题例文选谁的文章,将会成为此事公布后的争论焦点。
这样一来,就没人会去在意此方法是谁献上来的,即便之后知道了是包大人干的,为了不得罪那些想要写范文的人,他们也只能憋着不说。
毕竟在这件事上,获得好处的不是一个两个,事情已然成为定局,就不能再为此得罪人了。
也因此,对包大人的仇视,就只能不了了之。
所以包大人诚心诚意道谢,官家此举,确实是在帮他。
赵祯摆摆手,“你下去准备吧,此次科举,务必保证公正公平!”
“是!”
随着包大人郑重应诺,开封府再一次忙开了,作为包大人最信任的下属,展昭也只能跟着忙前忙后,多一点和苏叶相处的时间都没有。
所谓好事多磨,展昭暗暗下定决心,不能再拖了,他一定要尽快和阿叶表明心意,不然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