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Chapter136(1 / 3)

番外1

1835年9月1日。

又是一年开学季,今天的伦敦天空格外晴朗。

随手买一份英国著名杂志《泰晤士趣闻早知道》,八月刊登载了「圆圆橡胶公司」的报道。

吸人眼球的大幅图片,不是手绘画,而是照片雕版翻印。

这张照片是史上第一张人物照片,拍摄了一位车夫正驾驶着装备精良的马车。

从顶部雨棚到四只车轮,还有车夫脚蹬一双雨靴都入镜了。风雨交加中,马车畅通无阻地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

——“圆圆橡胶,耐热耐寒不开裂,你值得拥有。”

一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概述了一年多前在英国异军突起的圆圆橡胶公司。

话说之前的橡胶产业,尽管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就将天然橡胶带入欧洲,但其后两百多年一直没有被欧洲人重视。

直至18世纪末,欧洲对天然橡胶的商业运用,仅仅停留在将它制作成为橡皮擦。作为文具,它广受好评。

进入19世纪,西欧城市化加速,大量的人口流动推动了交通产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坐马车出行,防水布料成为生活必备物资之一。

雨衣、套鞋、防雨棚等等,这些新型的橡胶制品被发明制作了出来。

然而,始终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让橡胶商业化的市场停滞不前——生橡胶制品遇热易、融遇冷易裂。

最初发明橡胶防水雨披的英国人麦金托什利,没能解决这个难题。

后来投身于橡胶制造业的商人们,也对此束手无策。报废率高,成了橡胶制品的负面标签。

两年前,1832年的夏季,更由美国本土的橡胶制品引发一轮华尔街股价暴跌事件。

如今,人们无法想象有朝一日能坐在家中通过网络获知大洋彼岸的讯息,甚至看到宇宙太空的变化。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多是通过参加各种社交聚会的当面交谈,或阅览各种书籍报刊获知讯息。

因此,别看纽约与橡胶产地亚马孙同在美洲,但去华尔街买股票的那些人,不如英国伦敦马车夫了解橡胶制品的性能。

防水雨衣的商业化起于英国伦敦,它的缺点在高温与酷寒中早就暴露了出来。

美国商人跟风进入橡胶销售领域,在产品制造技术上没有突破,却能使用天花乱坠式的虚假宣传。

利用相隔大西洋的信息差,也利用如今大众科学认知混战的混乱性,美国数家橡胶公司蓄意隐瞒产品缺陷,号称突破了西欧没有的橡胶制作技术,试图在华尔街上市融资捞一笔大的。

如果再早十几年,想在华尔街圈钱的意图尚难实现,因为181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才正式成立。

在1825年,伊利运河耗时八年建成,让美国西部与东海岸得以通过水路相连。

商品运输成本骤减为原先的1/20,而运输时间

比以往节省了2/3。纽约的繁荣由此开始,演变为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②

这种经济效益怎么可能不让人狂热追捧运河股票,由此形成了华尔街史上的第一轮大牛市。

投机狂潮开始,在股市大热后,还有几个人能客观理智分析,做一份详细背调再去购买股票?

美国数家本土橡胶公司就是抓住了这一波华尔街的牛市狂潮,试图圈一大笔热钱。

新奥尔良幽灵割头事件,就是为了掩盖美国橡胶制品事实上不曾改进的品质缺点。

来自华尔街的调查员,发现一大批新奥尔良橡胶公司所产的天然橡胶胶鞋由于夏季高温导致鞋底部分融化,全部报废而被埋进土坑里销毁。

一旦让这个消息传回纽约,没人会继续看好新兴的橡胶业,融资计划就会流产。

于是有了一个精心编造的幽灵杀人谎言,却被杰克游学团踢爆了。

其后,华尔街橡胶相关股票一路暴跌,破产者不计其数。

美国橡胶业也随之陷入寒冬,因虚假宣传被吹捧起来的新兴行业被打回原形。生橡胶的缺点完全暴露,那也或多或少也影响了欧洲橡胶业的发展。

去年春天,即1835年四月,圆圆橡胶公司在橡胶行业大势低迷时期,在英国伦敦成立。

很快,让橡胶业拨云见日,重现发展希望。

圆圆橡胶用前所未有的橡胶工艺,推出了如今世上没有的高质量橡胶产品。

摆脱了生橡胶的固有缺点,不再因环境温度而轻易变软变硬,可以一直保持稳定的弹性。

最初,人们持怀疑态度。

相似的宣传话术美国橡胶公司用过了,后来证明是骗局,还把一大波投资者坑得血本无归。

距离上一轮华尔街橡胶股大跌刚刚过去两年,凭什么相信圆圆橡胶有了技术上的突破?

就凭布兰度·班纳特这个名字,代表了求真务实的科学进步性。

圆圆橡胶使用了布兰度研发的橡胶硫化专利技术,突破了以往数百年间生橡胶的属性困境。

如果说布兰度在天文学与矿物学的新发现是只在相关领域掀起波澜,毕竟不是人人关心太阳系的第八颗行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