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李然的仁道(1 / 2)

李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这几年中,与李然有过交集的人,诸如羊舌肸,叔孙豹,子产等人,都曾给予了李然很高的评价。 智绝当代,信义守诚,得之可安天下。 即便是楚王,也从来都是对他不吝溢美之词的。 而这,也正是他为何一定要将李然留在楚国的原因。 然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李然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鲜明的特征,那便是“仁道”。 只不过,他的仁道,又与后世的儒学有所不同。 要说起这后世的儒学,总而言之可以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一阶段,乃是最为传统的儒学,也就是所谓的孔儒。孔儒,乃是脱胎于西周之封建,讲究的乃是君君臣臣,其宗旨乃是调和上下之矛盾。换句话说,孔儒只存在于统治者之间。这一阶段的儒学,对于普通民众可谓不甚,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于民众的“仁”了。 二阶段,则为帝国之伦理。大体上,自秦覆灭之后,历朝历代之儒,皆是如此。此时之儒,虽依然有着孔儒之形骸,却已演变成为了天下人所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这一阶段,虽也有了“民本”的思想。但究其根本,却已背离其初衷,成为了帝王的道统之基石。 而李然所倡议的仁道呢?显然是二者皆非的。 李然脑海中的“仁道”,虽是脱胎于“周礼”,但实则是更接近于“人民至上”的理念,近乎乌托邦式的理想。 无论是在曲阜的乡校***上,还是在郑国的子产新政中,驱使着李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他心中所秉持如一的这种仁道。 在知道这一点以后,再回头去思考刚才楚王提出的问题,其实就不难理解了。 楚王不懂的,其实正是李然的这种“仁道”。 他无法想象在这时代中,居然会有人秉持着这种轻君重民的,在他看来是如此荒谬的思想。 毕竟,在社会等级如此森严的时代,李然的仁道便如同一颗流星,灿烂绚丽的划破了深空的黑暗。 而李然也正是在这一微弱星光的指引下,逐渐的找到他所想要走的路。 言归正传,当楚王听到李然的回答,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作答。成圣之心,人皆有之,他并不怀疑李然说出这些话的用意。 但唯独对于这件事,他还真不能因此而与李然赌上这一局。 他只微微一笑,并是摆手摇了摇头,格外郑重的看着李然道: “恐怕,寡人是不能与先生赌这一局了。” “非是寡人怕输,而是事已至此,不得不为。” 在关于赖国之事的问题上,楚王的态度还是显得异常的坚定。 “为何?” “难道大王当真不知此举之害?此举若成,大王日后何以安民?此乃招致民怨之举,不可不察啊。” …. “大王,民若有怨则国必危,此乃恒古之理啊!” 李然双眉紧锁,这回轮到他疑惑不解了。 他很肯定的是,楚王必然知道此举之弊,可他兀自独断专行,这显然不是楚王的风格。 起码,不是从前的那个楚王熊围的风格。 “先生所言,为寡人计,为楚国计,寡人岂能不知?” “然则,君之言乃金石也,寡人又岂能对臣下言而无信?倘若寡人今日朝令夕改,明日众卿还能服从于寡人么?” “况且,如今正值我楚振兴之时,赖国不战而降,中原诸国必然大为震惊。而寡人迁徙赖人,也正可给这些诸国一个警告,顺我楚国者昌,逆我楚国者亡!” 原来楚王此举,除了他想要彰显自己的功绩之外,竟还有这么一层意思在里面。 用强硬的手段使别国的臣民屈服,同时给中原诸国一个下马 威。 换句话说,他楚王虽是没有屠城,也给了赖国的子民一条活路。但是,对于一个战败国而言,显然楚王也并不打算给予他们起码的尊重。 而赖国,也终将成为他楚王拿来耀武扬威的对象。 “大王当真是如此作想的?” 李然闻声,想了想,继续问道。 楚王毫不犹豫的又点了点头。 “寡人深知,寡人这一世,我楚国若不能尽其全功,恐怕……恐怕日后也将不再有此等时机了!所以,寡人不能等,楚国不能等!寡人的祖先如今都在注视着寡人,寡人又岂能畏尾不前?” 没错,时不我待,这回答的确很楚王。 饶是李然听到这里,也不由微微一怔。 不过转头一想,他又一时感到沮丧。 “臣在楚国如此之久,为大王所献之策也不可谓不多,却没曾想,大王仍是一如既往的这般急功近利。” “大王如此,日后只会害了楚国,大王如何就不明白呢?!” 李然一直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言行举止,来劝谏楚王要懂得克制与忍耐。 可惜,时至今日,楚王最终所表现出来的急躁,仍如当年的王子围一般无二。非但如此,如今的楚王熊围,相比以前,竟还少了一份“从谏如流”的好习惯。 “先生不必再劝,也不必再讲此间的道理与寡人听。” “寡人如今求的只是我楚国之鼎盛,至于后世如何,只待后世子孙去评说吧!届时寡人也早已深埋地宫之内,又何来的烦恼?” “今日既是打球,便还请先生能将旁事暂且放置一边,寡人可不想为此而坏了雅兴呐。” 楚王口中虽是郑重如是的说着,但其眼中却又隐隐的透出一股难以割舍的惜才之意。 他的潜台词,近乎是一种恳求。 “恕臣实不敢苟同大王之言。” “臣自出世,非功以求,非名以往,臣乃观如今这天下之乱,黎民受苦,百姓涂炭,臣心中实在不忍。” …. “臣之所为,不为他人,但求民之所安,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