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给同学讲下什么是力偶和力偶矩。”
“力偶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平行力组成。而偶矩等于平行力的大小乘上平行力的间距,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那什么是力偶的等效定理呢?力偶的等效定理就是在同一平面内,只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的作用效果……”
讲台上的青年讲着课,前排的几位“学生”也不时点点头。
这几名“学生”不是真的学生,而是物理学院的几位院领导以及刚到来不久的校长陈灏。
陈灏低头看了眼简历,目光再落在台上的人身上,心情瞬间舒畅。
这是一位应届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并非国内或者海外的名校,只是一所中上流的211大学。
魔都大学在国内不算差,但相比之江大学、京城大学自然不够看,可这位在试讲上秒杀那二人。
「这试讲水平不错。」
陈灏看着对方的眼神越发欣赏。
参与了一上午各大学院的复试工作,试讲合格的不算少,大概有总数的六七成,但是讲得易懂还生动形象的并不多。
看得出来,这位叫做王海波的博士生教学水平不差,而且对这次的试讲下了不少功夫。
陈灏就喜欢这样的人,直接给了一个洞察技能过去。
“咦。”
待看清对方的能力属性后,陈灏惊讶到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道轻呼声。
因此还招来身旁几位院领导的注视,陈灏只好歉意地一笑。
随后,眼睛眯起来,看着眼前的屏幕。
“姓名:王海波
阵营:中立
潜力值:86(一流人才)
能力:教学(78/91)、物理学(76/85)、数学(74/83)、写作(68/81)、科研(75/81)……”
86的潜力值不算高,能力最高上限91也不稀奇,但是这个最高上限的能力是【教学】那就稀奇了。
这还是陈灏头一回见到教学能力是所属中最高的。
这让陈灏看向王海波的目光变得炽热起来,一个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可比那些学术能力强的教室还难发掘!
国内任意一所名校里,什么长江学者、杰出青年数不胜数,哪怕院士少的也有七八个,多得一二十个。
但是国家级名师就不多见了。
王海波的出现,顿时弥补了陈灏失去那位郑兴安的遗憾。
十五分钟的试讲很快结束,接下去是面试环节。
前面的几个问题大多以专业问题为主,王海波扎实的功底赢得所有院领导的认可,尤其是于东教授不加掩饰地表露出满意。
倒是其中一个问题的回答让教室里的空气一滞。
一位发量堪忧的院领导问道:“读博期间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判断价值观)?”
“大概博一快结束的时候,我所住的那栋学生公寓有个博五(非直博)的学长跳楼紫砂了。”王海波一脸平静地说着。
魔都大学的非直博士的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是3年,部分学院为4年,像这种都读到博五的,基本上是被延毕了。
于东身旁的一个院领导被吓得一跳,倒是他饶有兴致地问道:“那这件事情给你带来什么启发或者收获?”
“坚持和选择。”
“怎么说?”
读研跳楼在现代似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凡是985、211大学,基本上都会发生过这种事情,甚至越好的学校越多。
可听别人说跟自己亲眼看到是两码事。
王海波沉默了十几秒,缓缓说道:“这件事情让我明白科研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除此之外,选择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后者的选择虽然没有说明,但是在座的几位都是读过博的人,听得感慨万千。
那些选择犯傻的研究生,不是被导师延毕、被导师pua,就是被导师压榨剥削。
选错一个导师,那真是上辈子造大孽了。
这时候,一直旁观的陈灏突然发问道:“王同学,我看你的简历,上面应聘的是我校教学岗,为什么没考虑教学科研岗而是选择这个?”
“他选择的是教学岗吗?”一个院领导愣道。
其他人也后知后觉的去看桌上的简历,似乎所有人都默认对方投递的教学科研岗,毕竟选择纯教学岗的并不多。
“物理学就像是宇宙般浩瀚无垠,如果没有出众的天赋,可能终其一生也走不出地球。”王海波摇摇头,坦诚道:“我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并不觉得是什么天才,既然在物理学上不能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不如把精力多花在教学上,兴许能给国家的物理学界输送出一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