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皇城。
东宫, 撷芳殿。
自天子遇刺,病重卧床以来,已有月余。
太子魏咎受命监国, 由左右丞相协理政务, 这位过于年轻、乃至幼弱的太子殿下,至此, 终得以再无掩饰地向世人昭示他早慧的表象之下, 纵横斡旋于各世家之间而片叶不沾的本事。
短短数十日, 东宫门槛几被踏平,每日登门求见的“贵客”,多如过江之鲫。
“太子殿下,曹右丞在外求见,特命老奴递上拜帖——”
“不见。”
“……”似乎未料到自家主子回答这般干脆。
跪在下首、一身管事打扮的老翁顿时满脸为难地抬起头来,迟疑道:“殿下,可右丞大人, 现已在东风厅候了两个时辰……”
连着几天,都是天光未亮便已登门,却次次都被故意晾在外头干等。
那曹右丞毕竟年事已高, 又乃两朝元老、门生无数,消息若传出去,外头的人该怎么看?
“既然他喜欢等,十个时辰也等得。等累了,自然也就明白我的意思。如今想是还没死心。”
少年手中朱笔不停。
转眼间, 一目十行地看完手中奏本,一个“善”字写罢,随手搁到一旁,复又淡淡道:“东宫中, 尚不缺这点待客的茶水罢?”
“这……”
殿下自幼脾性温和,待下人尚且和颜悦色,却不知为何,对这权倾朝野的右丞大人颇有微词。
老管事心中不住摇头,却也知话已至此,便是再无转圜余地,遂无奈低头应是,恭敬退到殿外。
却不知,自己前脚刚走,后脚,一身黑衣的高瘦青年便又翻窗而入,在魏咎跟前原样跪下。
“事情进展如何?”
魏咎听见动静,依旧头也没抬——仿佛早知他在外间等候。话中情绪却显然多了几分波澜。
“回禀殿下,”顾不离垂首道, “那贼人极为狡猾,逃出上京后,不仅一路以山险掩护,日夜兼程,更多次凭借接应、伪造通关文书。我等虽好不容易寻到线索,与他几度交手,十日前,他却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又在北疆一带彻底销声匿迹,卑职已命人兵分五路,沿塞南五镇向北搜寻……”
“北疆?”
“是。”
魏咎沉凝片刻,忽搁下手中朱笔,从身后画缸中抽出一支卷轴。
解开封绳,内里徐徐展开,那画上所绘,赫然正是一份北疆舆图。
“听说北疆,去年闹了一场不小的瘟疫,”手指拂过画上各处,不时停顿,他话音温吞,“燕人死伤惨重,难民蜂拥所到之处,瘟疫散播之迅捷,更是十户仅存一,民不聊生。这里头,受灾最重的……”
他手指圈住一处。
思索片刻,又缓缓移向与之接壤的大魏国土,手指游移间,若有所思。
“这个地方,我记得——”
却还没等他最后决断。
门外,忽传来老管事去而复返的叩门声。
“殿下!”老管事急声道,“宫中来人,陛下召您入宫议事,还请您即刻动身,张、黄二位公公已在殿外等候。”
魏咎闻言,神情瞬变。
看向仍跪在跟前一动不动的顾不离,少年唇角微抿,末了,却忽摸过一旁朱笔,毫不犹豫圈起舆图上、名为“四平县”的地标,随即将画轴一卷,丢进顾不离怀里。
“去查,”他说,“越是混乱无据之地,越能藏污纳垢,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人给我带回来。”
......
与此同时,四平县。
鼻青脸肿的石家兄弟、与满脸萧瑟的陈家老伯,人在前带路,一列整齐肃杀的黑甲兵穿行于青石巷道之间,家家闭户,门可罗雀。
独有年幼顽童胆大推窗、探头出来看外间情状,只不过,还没观望清切,便被家中大人拽回屋里、一通毒打,鬼哭狼嚎声响彻天际。
可这哭声,依旧没能稀释空气中毫不掩饰的杀意。
“老东西,停下!”
黑甲兵头领环顾四周,忽的眉头紧蹙,厉声斥道:“你这是要带我们绕去哪里?!这路,一炷香前便已走过,真当我们是瞎子不成!”
话落,手中刀背毫不留情拍向陈伯后背。
老人本就体弱,又哪里受得这般“撒气”,登时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之上,伏地不起。
“官爷,官爷!”
一旁的石家兄弟唯恐遭殃,当即也跟着纳头便跪,口中迭声道:“我们确实见过画上女子,可、可我兄弟二人早先在山上藏匿数月,对她的来历去向一无所知啊!官爷明鉴!这女子定是藏在县上,几个时辰前还在……不若,不若把县上的老弱妇孺,胆小的那些,统统抓来审问一番——”
话未说完。
“住嘴!”那黑甲兵头领却想也不想地打断两人,提刀怒目而视,“什么山贼土匪做派,我等不屑为之!”
“好一个山贼土匪做派,不屑为之。”
“……?”
空气中,隐隐传来梅花幽香。
众人只听得那笑语突兀传到耳边,举目四顾,却并未见得说话之人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