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战役中显示出重要作用以后,京营当然也要开始编制车兵营,由此三千营摇身一变就成为神枢营,营中除骑兵外,还编入车兵营和兵营各三营,原本二千余人的红盔将军和五百人的明甲将军只能缩编,因为战马不足。 神枢营因为从五军营中抽调大量部队,账面上本该有七万人规模,但实际也不过万余人。 而戚继光在详细解释后,魏广德才明白,要是裁汰老弱以后,估计也就是神机营的规模,只有五千余人。 之前,戚继光作为神机营副将,对神枢营了解不深,所以在魏广德说出大阅时还信心满满。 不过现在嘛,跟着谭纶详细了解京营以后,他就变得无所适从了。 魏广德明白,现在重建京营最大的麻烦就是缺乏好兵员,原本京营里的老弱残兵就不要指望了。 “元敬,我记得你在浙江不是编练过新兵,号称‘戚家军’,现在什么情况。” 本地兵员不行,魏广德自然就想到从南边把戚家军给调过来。 这些人是被戚继光调教过的,来到京城后不管是进神机营还是神枢营,应该很容易完成改编。 至于五军营,还是算了,到时候有多少算多少,不行就增调边军和蓟镇兵马充数,总要把事儿糊弄过去再说以后。 魏广德在这边盘算怎么糊弄过去,而那边的戚继光脸上则一副尴尬之色。 很快,魏广德就注意到,随即问道:“难道有什么隐情不成?” “魏阁老,所谓的戚家军,其实一直都是以义兵的名义出现,因为他们都是不拿军饷的,全靠战场斩获受赏。 当初末将北调时,曾经有心带人过来,可是北地作战,功赏和作战环境与南方不同,且北方难以聚歼鞑子,很难获得首级,所以他们大多不愿意到北方来。” 戚继光答道。 “不拿兵饷拿奖赏,那你手下的戚家军拿到手的银子,和京营军饷相比,差多少?” 魏广德好奇问道。 他没有研究过戚家军,只听说他们算是一支成建制的雇佣兵,甚至有人直言所谓戚家军就是戚继光的私兵,收入甚至远超明军序列中军饷最高的营兵。 这样的模式,导致在援朝战役中引发其他明军的不满,也因为巨额军饷“拖欠”导致“蓟州兵变”的发生。 而浑河血战中所谓的最后的戚家军,不过是戚继光侄子从浙江临时招募的数千人马,经过半年时间训练后就匆匆投入战场。 要知道,那个时候大明刚刚在朝鲜取得对倭国的巨大胜利,沿海倭寇几乎绝迹,浙江早已经不需要保留强大军力用来防备海上之敌。 可即便是新编的军队,在按照戚家军的训练方式整训后,依旧爆发出强大的战力。 “比京营满饷高两倍不止。” 戚继光有些尴尬的说道,之所以说明是满饷,就是担心魏广德误会,以为只是京营的满饷就可以招募到浙兵北上。 其实,若不是他说明,魏广德或许还真会以为京营的满饷就足够了。 要知道,京营和九边的军饷,是大明所有军队中最高的。 当然,士卒是拿不满,一般也就是三、四成就已经很高,大部分只有两三成。 京营的得饷率最高,或许也是因为少了一层地方的盘剥。 可戚家军的军费开支,居然比京营还要高一倍多,还是很让魏广德咋舌。 这样的军队,大明朝廷还真养不起。 也就是临时招募还行,打完仗就解散。 “善贷,你知道朝廷对于倭寇首级是明码标价,真倭首级最高时曾超百两,即便经过剿杀,现在杀一个真倭,到官府也能领到三十两银子。 据我所知,当初元敬他们杀的倭寇,真倭首级一般都是五十两,假倭也有十来两银子。 戚家军那些将士,运气好的小队,轻轻松松年入数百两银子,所以调他们剿倭才会如此卖力,根本就是在抢银子。” 谭纶这时候插话道。 戚家军小队是十个人,数百两银子,人均可有几十两。 魏广德微微点头,当初九江卫围剿攻打南京的倭寇,首级就是一百两银子一个,而那时浙江受倭患最重,有地方官府开出过一百五十两银子一颗首级的价格。 “听说之前很多地方都在浙江招兵,他们又是怎么支饷?” 魏广德好奇问道。 浙兵是这时代大明朝最好的兵源,他老早就听说各地都有去浙江招兵的消息,现在真好问出来。 “那些多是将领的亲兵,放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