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1)(2 / 3)

猛将击毙。山县昌景的落马,使武田军一阵惊愕,他们连日作战,加上数次疯狂自杀性的冲锋,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早已到了极限。而猛将山县昌景的死,则是给了他们在精神上最后的一次重击!

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武田军”顿时陷入了崩溃,向凤来寺方向逃走。在混战中,小幡信贞、真田昌辉、真田信纲等数十名武将倒在了“设乐原”。信长发起了追击行动,并在途中将内藤昌丰杀死。而马场信春为了掩护武田胜赖率领残兵撤退,主动率部突入敌阵后战死当场。

“长筱之战”不仅在日本战争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甚至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它标志着新的“火药武器”相应战术已开始取代中世纪的旧式“骑兵战术”。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铁炮”就已经克服了其固有的缺陷。事实上,在“长筱之战”中,织田信长的胜利并非单纯依赖“铁炮”,而是凭借“铁炮”与“三段击”战术、“拒马栅栏”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

例如,在“长筱之战”两年后的明朝万历五年(西元1577年)9月23日,上杉谦信就在“手取川”之战中击败了由柴田胜家率领的织田家的“铁炮部队”。由此可见,此时的“铁炮”(倭铳)还不是一种具备决定性意义的“新式武器”,而更多需要与战术、地形等因素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实际应有的战斗力。

然而,不论“铁炮”的缺陷如何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改变了古代日本传统的作战模式。随着“铁炮”的传入,使原本的步兵(“足轻”)更为受人重视。“足轻”原本是失地农民,被临时征召雇佣所组成。

在“铁炮”传入后,其逐渐向正规化和职业化转型,且各地“大名”们都先后装备起了“铁炮足轻”、“长枪足轻”、“弓箭足轻”,并探索他们与骑兵的配合之道,并且也去的了相当大的成就,至少战力比朝鲜军强。

等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爆发时,昔日连“火药”为何物都尚不知晓的日本,已然成为了一个“火器强国”,其军事实力至少能碾压周边的朝鲜和琉球,若无明朝亲自派兵参战,朝鲜恐怕早已被灭国。

爆发于明朝万历二十年(西元1592年)的“壬辰倭乱”,一开始就让“火器”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但没过多久就被平定。接着,日本兵依仗先进的“铁炮”,仅用两个月就从韩国的釜山一路打到了朝鲜的平壤。

在明朝万历二十年(西元1592年)的“平壤之战”中,日军用“铁炮”轻松射杀城墙上的李朝守军,因为李朝守军使用的弓弩射程远不及日军的“铁炮”,于是,日军轻取平壤后,继续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推进。

第二年的2月8日,赴朝抗倭的明军发起了“平壤战役”。在战斗中,日军在城墙上做“土壁”,并多穿射孔,用“铁炮”从射孔向外发射弹丸,令明军伤亡惨重。当时,明军的“火绳枪”在射程上不及日军的“倭铳”。

然而,明军在“重型火器上”占据绝对优势。于是,明将李如松便调集了120门“将军炮”与20门“虎蹲炮”对日军展开持续炮轰。由于“铁炮”(倭铳)到底不是真正“大炮”的对手,因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没法比。

最终,在“火炮”助攻下,明军实现了对日军在火力上的完全压制。例如,在李朝的官方史书《李朝实录》中,就有明军“火炮”对日本“铁炮”的记载,并对明朝火炮的战斗力有这样一番描述:“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但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响彻天地、山岳皆动......”

事实上,并不存在明朝中后期的“火器”水平落后于日本之说,只是当时明朝和日本各自的火器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虽然明军在“单兵火器”的生产技术和战术应用上的确已不及日本,这主要是因为明军和日军各自的作战环境和长期敌人不同所致。明军面对的是北方游牧骑兵入侵,日军则是国内军阀混战。

由于日本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远不如明朝,因此,在“战国时代”的日本,其国内涌现出六十六路不同的诸侯(大名)势力割据混战,可想而知,每个地方军阀的地盘能有多大?犯得上发展重型“火炮”么?

事实上,日本的“战国时代”尽管打得火热,但总的来看,其战争规模相对有限,因此极为强调单兵作战技能。是故,由“火绳枪”改进而来的“倭铳”等“单兵火器”自然成为适合于日本战国大名混战的神兵利器。

然而,相比之下,明军更擅长于集团冲锋,并在与北方游牧骑兵大部队交战时寻求更大范围的杀伤性武器。因此,明军在“火器”研发方面侧重于发展“火炮”等重型火器,同时也发展出“水雷”、“地雷”等炸弹。

明朝“戚家军”装备的“虎蹲炮”长二尺、重量达三十六斤,可发射五钱重的铅弹。相比之下,日军的“铁炮”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