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的喇叭就响了起来,里头传来宋建国粗噶的大嗓门:大队擅长刺绣,针线活好的社员正月初二那天上午九点到我家集合,有点事要大家帮忙,请社员们相互转告! 循环响了好几遍,将枝头的鸟儿都吓飞了,刺耳的喇叭声才结束。 苗秀英将头发梳成一个髻,然后用盘发网兜将头发包了起来,放下梳子问孙女:“书玉,你宋叔找会刺绣的社员做什么?” 马上就要过年了,村里串门的多,肯定会谈到这个,宋书玉怕老太太说漏嘴,笑了笑道:“不知道,兴许是队里有什么事需要大家帮忙吧。” “队里能有什么事?会不会让大家去补渔网啊?”桂花婶子端着洗脸水出来泼在院子里,隔着一堵围墙道。 刘桂芝摇头:“那就不知道了,也许吧,不然找针线活好的去干嘛?” 桂花婶见自己的猜测得到了认可,拿着盆子站在院子里隔空跟刘桂芝聊了起来:“干一天算几个工分啊?” “周书记没说,那应该就是没有吧。”苗秀英呵呵笑问,“桂花,初二你去吗?” 一听说没工分,桂花婶子就不乐意了,大冬天的这么冷,又是大过年的,她才不想去补什么渔网呢:“算了,我不会刺绣,针线活也不好,就不去丢人现眼了。” 桂花婶子针线活确实不怎么样,去也是陪跑白搭浪费时间,宋书玉便没有多说。 有这种疑问的不止桂花婶子一个人,吃过早饭,陆陆续续有人跑到宋建国家打听是什么事,有几个工分。 搞得宋建国烦不胜烦,干脆中午在喇叭里澄清没有工分,让大家不用问了。 没工分做白工谁乐意啊? 社员们顿时没了兴趣,各回各家,准备过年的事去了。不管过去一年过得怎么样,过年都要开开心心的。 大年三十这天,宋家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一道红烧鲤鱼,一道红烧肉,一道清蒸腊肉,一道韭菜炒鸡蛋,一盆筒骨萝卜汤,还有一个清炒白菜,五菜一汤,荤多素少。 村里其他人家也一样,家家户户的房子里都飘出诱人的香味。吃过饭后,孩子们穿着最好的衣服,揣着糖果、瓜子、花生之类的,到处串门,整个村子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初一,因为按规定不放假,大队里组织大家上工,社员们拿着锄头去挖地,可地里不少土冻得硬邦邦的,很不好挖。 宋建国也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人,招呼大家做做样子,在地里呆了半个小时就宣布下工。 大家又高高兴兴地继续回家过年了。 时间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二这天,早上吃过饭,宋书玉带着奶奶去了宋建国家。 他家院子里已经稀稀拉拉地来了几个妇女。大队长施明,大队会计李双全,妇女主任赵淑芬也在,宋书玉过去跟他们打过招呼后问道:“宋叔,几点了?” 宋建国抬手看了一眼表:“还差五分钟到九点,再等等吧。” “叔,要不在喇叭里再催一下,咱们再等二十分钟,要是大家都不来,那就不等了。”宋书玉很不喜欢不守时的人,要是由她做主,那说九点就是九点,迟到一分钟都不行。 早晨本来就比较冷,让大家一直这么等着也不是事,宋建国搓了搓手说:“也行,双全,你去保管室再催一下大家,就说咱们只等二十分钟,超过时间就不用来了。” 李双全点头,小跑着去了保管室。 宋书玉则将奶奶和先到的几个妇女请进了屋里,招呼大家坐下喝水,同时悄悄观察这些未来的绣娘们。 大家都以为今天是义务劳动,这些妇女却早早就到了,说明她们都是思想觉悟比较高,心眼比较实在的那种。看她们的面相也都是本分憨厚之人。 宋书玉放心了,她弄这个刺绣小队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奶奶有个轻省点的活干,同事的品行很重要。 二十分钟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几名妇女,加起来总共也只有十几名。 不过人贵精不贵多,刚开始十几人已经足够了。宋书玉帮着陈培云给她们每个人发了一套针线和一块白布,让大家在上面绣一只小鸟或是一朵花。 这可把妇女们给搞懵了,不是说补渔网吗?怎么让她们绣这种没什么用处的东西? 可看陈培云和宋书玉都没有解释的意思,大家只好按捺住好奇心,穿针引线干活。 妇女们能憋住,施明三人可别憋不住了。 施明从烟盒里抖出一两支烟,分别递给宋建国和李双全:“宋书记,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到底要做什么?” 神神秘秘大张旗鼓的,搞得过年好几个亲戚朋友询问,他都答不上来。 宋建国做事老练,现在还没跟刺绣厂那边签订
008(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