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掷弹兵!(1 / 3)

这些从长缨军弓箭手手中被投掷出的小罐子,其实就是火器营的家伙们根据郭戎的建议,模彷之前给投石车提供的大型黑火药燃烧弹,用土办法临时赶工制作出来的适合单兵使用的手投炸弹。

等火药师们定型完毕,观看过试验效果之后,郭戎毫不犹豫的拿出了后世对这种东西的称呼,直接把这种适合单兵使用的手投炸弹命名为了手榴弹。

为了能够发挥这些新式武器手榴弹的威力,郭戎专门从弓箭手中选拔了一批臂力惊人的精锐,作为使用手榴弹的专用人员。

而使用这些手榴弹的弓箭手,在后续的实战中渐渐的发展成为了长缨军或者大唐禁军中又一个新大发神威的兵种——掷弹兵!

名字郭戎直接使用了拿来主义,在原理上大唐长缨军版本的单兵手投炸弹和后世的手榴弹、手雷也在基本原理上也大致相同,只不过在构造上更加简陋了一些。

长缨军版本的手榴弹的其核心的部分是爆炸部,也就是颗粒化之后的黑火药,以及用于点燃的引信。

填充黑火药,安装火线作为的引信之后,核心部分用一层麻布包裹,分别放入作为炸弹载体的小型的陶罐和瓦罐之内。

紧接着,向放置了黑火药的陶罐和瓦罐内填充钢珠、铁片、铁砂、碎石、瓦片等物品充作造成伤害的破片,作为长缨军版本的手榴弹的杀伤部。

填充黑火药并加装了火线作为引信的核心部分,再加上填充破片的杀伤部,这两部分再加上外部作为载体的陶罐或者瓦罐,就构成了一个可用于实战的手榴弹。

为了防止陶罐和瓦罐破碎,产生静电意外引燃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在非战斗状态或者运输的途中,会在炸弹容器的陶罐和瓦罐之外额外包裹上一层麻布。

长缨军版本的手榴弹成型之后,根据现有的条件(罐子的大小不同)、炸弹的威力(杀伤力、杀伤范围)、射程(投掷距离)长缨军的火药师们对于长缨军版本的手榴弹的研究走向了两个方向,最终新城了两个大的分类,三个小类。

两个大类的最直观区分方式就是个头的大小,一种较小,一种较大,而这也表明了火药师们研究方向的和思路的不同。

第一种,因为各个小,体积和容积也随之减小,导致装药量和装填破片的有限,由此带来的就是爆炸强度、烈度、冲击力降低,破片杀伤力和杀伤的半径减小,。

而这就直接导致,这种炸弹很难直接对身披重甲的重步兵造成直接伤害。

这东西虽然对重步兵无可奈何,但是就剩余的威力而言,对于在杀伤半径之内,那些轻甲或者干脆就没有甲胃的目标来说,杀伤力却不会有半点折扣。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得益于个头小,体积小,重量轻,作为单兵投掷武器,可以被投掷的距离也就更远了一些。

对于长缨军那些膀大腰圆的弓箭手来说,把这东西扔出去五十步之外简直不要太简单。

综合考量之后,火药师和弓箭手们一致认为,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这东西的投掷距离远的特点,着重杀伤战场上重步兵后方的弓箭手和其他辅兵。

随即对试验后的结果进行了考量,最终将这一类定格在一斤左右,普通苹果的大小。

至于第二种,个头明显比第一种要大,个头较大的好处是极为明显的。随着体积和容积的增加,装药量、破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随之带来的好处就是这种炸弹的冲击力、杀伤力、杀伤半径的大幅度增加。

轻甲或者无甲的目标自然不必多说,尸骨无存都是轻的。

就算是身披重甲的重步兵,也绝对扛不住这样一枚“大杀器”的洗礼。

爆点一丈之内几乎不可能幸存,两丈之内的冲击力都非常强劲,炸飞一个连人带甲二百斤的战兵毫无问题,而在强劲的冲击力之下,大量的破片在炸点三丈之内都具有极强的杀伤力。

当然,优点突出,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随着重量、体积的大幅增加,能够投掷的距离也会大幅度减小。

当重量超过四斤、体积超过手掌掌控之后,饶是最优秀的弓箭手也很难把扔出去超过二十步。

根据实测结果,考量杀伤力、杀伤半径、投掷距离,火器营的火药师们最终把这种个头比较大的炸弹的重量标定在了三斤左右,石榴的大小。

在这一类中,大小和重量虽然被定了下来,但是根据爆炸部和杀伤部比例不同,分为了偏向依靠爆炸的冲击力和要靠破片杀伤力的两个小类型。

考量了投掷距离、飞行时间、杀伤半径之后,弓箭手和火药师发现一斤左右的手榴弹,投掷之后完全不影响战兵的进攻,所以这一类手榴弹称为进攻型手榴弹。

与进攻型手榴弹相对应,个头大,重量大,投掷距离近,杀伤威力大的手榴弹被统称为防御型手榴弹。

在这些三斤左右的大家伙之中,杀伤部比例较高的被称为杀伤型手榴弹,用于大规模杀伤目标,爆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