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载,无声无臭”,那就是这意思。
成了佛虽然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是并没有个第四界,是去了哪儿?
是三界六道任意自在,是大自在。
他的行为虽然是在修清净道,但不以为胜,不自以为了不起。
假如自以为得道了,那就入魔了。
真得道的人此心是很平常的。
行菩萨道的人,有时表现得比一般人的贪心杂念还要重。等于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中,有位大菩萨叫作无厌足王,他对一切都贪求,没有满足的时候。
其实我们学佛就是学无厌足路线,比如大家早晚念诵的四弘誓,就拿其中一句:“法门无量誓愿学”,请问你学了几种法门?
要你学这样不干,学那样太难了没有时间。
真要学佛法的就要学“无厌足”,世间、出世间学问无所不知,没有自满的时候。
有些人自以为什么课都来听听,但是不闲着。
那可是学到其他道去了,无记就是愚痴,是很严重的。
不染着是得慧了,然后丢开了。
你不得慧就谈不上不染着,是无明。
“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行菩萨道的人,天天发脾气骂人,但是内心是慈悲的,对一切众生是没有怨恨的。等于是父母老师,为了孩子好而打骂,但内心可是在流泪的。
“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行菩萨道的人,比众生还要愚痴多情,其实表现出来的愚痴只是方便。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行菩萨道的人,以布施利人为第一,但是在行逆行的时候,比铁公鸡还要小儿科,悭吝的不得了。
当年虚云老和尚严格执行过午不食,吃过中饭会亲自巡视厨房上锁,看见一块锅巴都会收起来。
跟他修行很苦,没有本事是吃不消的。
你能入定的话,胃的消化迟缓,身体热量消耗很少。
不然啊,那个胃空空地吊着,变得面有菜色,脸上是发青的。
难怪在禅堂中,听到要打七不知有多少和尚来挂褡,因为每天可以有七顿吃,禅堂都变成禅堂了。
讲个禅堂的故事,一天晚上禅堂中僧人在打坐,其中有个是肉身罗汉,他的邻褡(坐在身旁的僧人)肚子饿得咕咕叫,罗汉就碰碰这位邻褡说:喂!要不要吃?厨房有锅巴。僧人答要。罗汉手一抓,就空手变了块锅粑出来给了邻褡。第二天大和尚上堂,说:昨天晚上犯戒的比丘出来!偷锅粑的比丘认了,大和尚就说,下去客堂。比丘去了客堂,跪着挨了香板,然后赶出山门。大和尚并不是为了少一块锅粑,而是这比丘显神通犯戒。你说大和尚有没有神通?他坐在方丈室中,怎么晓得禅堂上几百人之中有人偷了个锅巴?现在很多人还没真神通就玩起来了,手有点烫就说可以帮人治病,这不是真神通,不要乱玩。
……
学佛法是学做很平凡的人,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做事,在那做事的环境中如何利益人家、帮助人家,就是修行。不要古里古怪地,整天闭目盘足,好像很神的样子,干什么呢?真正行菩萨道,虽然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牺牲自我不惜身命,才是真行菩萨道。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行菩萨道的人,有时外表行为看起来处处犯戒,毁坏了戒律,而实实在在内心比守戒的人还守戒,甚至于连一点小的疏忽都不敢。
“示行嗔恚,而常慈忍。”虽然在愤怒中,而内心大慈大悲,忍辱一切,这都是菩萨密行。
“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外表看起来懒散,其实随时在定中,历代禅宗祖师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在定中修功德,怎么修?这是菩萨的密行,不是我们能了解的。他可能化身出去,成为各种各类众生,去做功德。
“示行乱意,而常念定。”外表看起来很忙乱,不似修行人,但是真正佛法就在你一天忙乱处得定。成天吃饱了没事,在这里盘腿,其实是在散乱中,非但没有功德,反而是罪行。
“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外表看起来很愚痴,可是世间出世间一切学问都有,智慧成就第一。你们在社会上走动多了,会碰到有的人看起来是笨人,默默不言,但一讲起话来极高明,就是孔子说的:“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夫人不是讲人家的太太,夫是个虚字。所以说,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菩萨?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外表看起来是在拍马屁、奉承人或作假,可是都是方便。有的人说话中不提一佛字,但是讲的都是佛法。我非常希望你们同学能走这种菩萨道,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一讲宗教人家就头大。你可以不用说教的方式嘛,宣扬佛法不一定要讲佛经。只要把真理放进去了就是弘扬佛法。说不好听的,这就是“曲学阿世”,把真正的佛法作了改变,来拍世上群众的马屁。但是行菩萨道的人不怕这些罪名,他宁可谄媚众生,用善巧方便的手法,去表达佛法的精义。但自己要有修持,有善巧方便,才可以不照老路子走,否则你不要轻言佛教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