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章 圆寂国恩寺(2)(1 / 2)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1012 字 7个月前

忽然,六祖惠能觉得心血如浪翻卷,即双手合十:“我再送一首偈给你们。”

法海禅师:“师父请讲。”

六祖惠能:“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著。”

言毕,六祖惠能右手朝上一抬,向弟子们高叫一声:“我去也!”随之一道白虹冲天而起,耀人眼目,直抵穹苍,向国恩寺南边方向而去。

炫目的白光过后,众僧觉得地显奇珍,天呈异瑞。

一时间,狂风折树,暴雨滂沱。

弟子们大吃一惊,六祖惠能原来坐着的禅台之上,已是空无一物。

“师父哪里去了?”众门徒议论纷纷,慌忙走出国恩寺,冒着倾盆大雨,分头到四周去寻找。

四野茫茫,雷电交加,偶尔的闪电划空,将大地照得一片惨白,却见不到六祖惠能的尸体。

神会指着那边:“那边有异样的白色虹光冲天,我们不妨到那里去寻找一下。”

“好。”一些门徒沿着白光冲去的方向寻觅过去,走了约莫五里,见一处山坑内有白光熠熠,他们急忙上前,见白光起处,六祖惠能坐在一块巨石上,身相端庄,脸色安详、眼睛微闭,双手合十,好像在生的模样。

神会带着师兄弟们连忙奔了过去,大声地叫唤:“师父,师父!”

六祖惠能却没有作声应答。

徒弟们用手去推他,叫唤:“师父醒醒!师父醒醒!”

六祖惠能仍是闭着眼睛不醒。

徒弟们用手放到六祖惠能的鼻孔下,试试鼻息,此时,他的鼻孔已无一丝气息。

神会用耳紧贴到六祖的胸脯上,屏神谛息,细听胸音,里面静悄悄的,连极其轻微的声音也没有了,道:“啊,师父已经圆寂了。”

六祖惠能的徒弟们放声大哭。

有的哭喊呼号,

有的捶胸顿足,

龙山附近,百鸟哀鸣,猿猴痛叫,声震山谷。

正是:“鸟连韵以哀啼,猿断肠而叫咽。”

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祖师就这样在他出生的故乡,与世告别了。

六祖惠能的世寿为七十六岁。

徒弟们将六祖惠能的肉身移奉于寺田村后山的石岩内(后更名为藏佛坑)。

六祖惠能圆寂的消息传出,佛门弟子与平民布衣无不潸然泪下。

广州.韶州法性寺,韶州宝林寺两处的官员与高僧听闻六祖惠能已经在新州圆寂,星夜兼程,赶往新州,要把六祖惠能的真身带回去。

广州法性寺、韶州宝林寺与新州国恩寺,这三个寺院的高僧都率领着寺中的高层人士,争着要取六祖惠能的真身回自己的寺院里供奉。

由于唐代的历代皇帝都笃信佛教,各地佛法风靡,禅机盛行。各州府的官员对高僧也是尊崇有加。

将誉满四海的佛祖安葬于自己的地方,这是何等的荣耀!因此,广州、韶州与新州这三地的官员也卷入这个“争夺遗产”的行列。

他们的理论依据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六祖生前曾经说过:“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三处的人据理力争,都说六祖惠能的“根”在自己处。

新州的官员与僧人叫得最响:新州是六祖惠能出生之地,又是他圆寂之处,作为人生的一个轮回,生与灭的那条“根”理所当然在新州。

广州的官员与僧人认为:六祖惠能是在法性寺的菩提树下落发受戒,正式遁入空门,按佛教的观点,他的“根”应植在法性寺的菩提树下。

韶州的官员与僧人却认为:新州、广州官员与僧人的观点都有偏颇。六祖惠能在宝林寺大开法门,在曹溪创立了根基大业,登上了佛界的最高峰,实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按照佛理的推论,六祖惠能的根该是佛根,故此应在韶州曹溪的宝林寺。

三处的官员与僧人争得面红耳赤,争得声嘶力竭,却又是互不退让,相持不下。

一直站在旁边的老和尚突然叫了起来:“我有主意了。”他就是金台寺的住持寂空禅师,他已九十九岁了。

寂空禅师在新州、韶州与南海这三地的众僧中年纪最老,资历最深。他又是六祖惠能的启蒙导师,故此,他的话一出来,马上引起了众僧与各地官员的注意。

众人齐声问:“有什么主意?”

寂空禅师以权威的口吻道:“你们确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来争去,实在难于有定论。依老衲之见,倒不如看看上天的旨意吧。”

众人不解地问:“该如何看上天的旨意呢?”

寂空禅师脸色庄严:“明晚刚交子时,我们在一个小山冈上,焚香祷告,风将香烟吹飘往哪个方向,六祖惠能的肉身就送到哪一方的寺院里。"

“好。”在这争持不下的时候,众人都觉得寂空禅师这提议有道理,决议看上天的意旨而行。

第二天夜晚,墨蓝色的夜空清净如洗,犹如一块洁白无瑕的宝石。

在离国恩寺不远处三坪村前的一个山冈上,来自广州、韶州与新兴三地的僧人、官员几千人在这里齐集。他们此时此刻心中各自忐忑不安,但心愿是共同的:“希望炷香的烟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