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缺陷与障碍(2 / 3)

容易受到情绪支配,行为往往屈从于情绪,而非理性。” “影视剧中运筹帷幄的大反派属于具备反社会人格特征,而非反社会人格障碍。” “但反社会人格犯罪者的作桉手法往往很隐蔽,尽管受到情绪支配,冲动之下进行犯罪行为,但反社会人格也会考虑逃避罪责,进而对犯罪行为进行隐瞒跟欺诈。” 法令纹女士点点头,又问道“也就是说,反社会人格的人受到情绪支配,无法像常人一样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候他明知道这样做是犯罪,但他控制不住自己,对吗?” 这是一个稍微有些‘出格’的提问,对证人有引导嫌疑。 但钱德勒·凯恩没有提出反对。 专家对此给予肯定的回答“很显然,反社会人格的人更容易受到情绪支配。目前我们对反社会人格的了解尚不够充分,但这种更容易受情绪影响的现象很可能跟反社会人格的大脑结构异于常人有关。” “你的意思是说,反社会人格的大脑结构与常人不一样?”法令纹女士敏锐地抓住机会追问道。 “这只是一种猜测,并未得到证实。但这一猜测有不少支持者。”专家谨慎地解释道“事实上,目前我们所发现的心理疾病与性格缺陷,多与大脑有关。” 法令纹女士点点头,表示理解,她走到陪审席前,摊了摊手“很显然,我当事人是一位病人。也许在实施犯罪时他也想停下来。也许他曾拼命地对自己大喊着‘停下来!’‘住手!’‘我不能这么做’。” “但他控制不住。” “他大脑结构的异常促使他必须完成犯罪行为,他的病情令他无法停止。他的身体不听大脑的支配。” “我当事人的确杀死了两名受害人,但这并非出于他的本意。” “如果他是一名正常人,如果他跟我们一样,他会这样做吗?” “一个正常人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去杀死两名他甚至都不认识的人?” 说完,法令纹女士结束提问。 轮到钱德勒·凯恩了。 他切入的角度与法令纹女士如出一辙。 “你在报告中写道,反社会人格犯罪者在他人受害时作桉手法隐蔽且狡诈,往往企图逃避罪责而进行伪装。也就是说,反社会人格对犯罪这一行为的认知是与常人无异的。他也清楚犯罪是错误的行为?” “是的。”专家点点头“当然,当然是错误的行为。” “反社会人格只是性格存在缺陷,导致日常行为障碍,并不是脱胎换骨,完全超出人类范畴。” “事实上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人们往往对各种心理疾病与生理性障碍有所误解。” “自闭症患者并不等于天才,偏执型人格也不是一根筋地死不悔改,精神分裂不等于体内住着两个人,反社会人格也不是外星人附体。” “反社会人格是受到正常世界观影响,对世界认知与常人有很大的共同点,至少在做坏事这方面,反社会人格与常人一样,不会把坏事当成好事。” “也就是说,反社会人格的犯罪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是明确知道自己在犯罪的?”钱德勒·凯恩问道。 “是这样的。”专家点点头“人类对好与坏的区分是受环境与认知教育影响的,并不因为人格障碍而有所改变。” 钱德勒·凯恩点头表示了解,他面向陪审席说道“一名犯罪者,在明知道自己在犯罪的前提下,依旧选择坚持犯罪,最终达成犯罪目标。” “看来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好争议的了。” “犯罪者往往都具有一定的人格缺陷,如果一位明知道自己在犯罪还不肯停下来的犯罪者不能受到惩罚,我不知道我们的法律是给谁设计的了。” 在钱德勒·凯恩结束提问后,法令纹女士起身表示自己还有补充。 在获得允许后,她再次来到证人面前。 “人格缺陷与人格障碍有什么区别?” 法令纹女士问道。 “这是个较为专业的问题。”专家点评了一句,思考着怎么样回答。 他出席过不少法庭作证,对此很有经验。 法庭不是学术交流会,在法庭上如果把答桉描述的过于专业,不仅不会起到叙述准确的效果,反而会引起更大的歧义。 因为大多数人听不懂专业术语,他们需要将专业描述转化为听得懂的普通描述。在转化过程中,控辩双方就会根据各自立场对专业描述进行‘合理’扭曲。 “如果把人比作一颗苹果,人格缺陷就像腐烂一样,虽然苹果腐烂了,但挖掉腐烂的部分,苹果依旧是苹果。可以发挥他原本的作用。它依旧可以补充维生素,可以榨汁,可以做苹果派。” “人格障碍比人格缺陷更严重。苹果虽然还是那个苹果,但已经全部腐烂,烂掉的苹果做不成苹果派,也不能用来榨汁,但烂掉的苹果依旧可以补充维生素。” 专家举了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来描述人格缺陷与人格障碍的区别。 幸运的是,大家都听懂了。 “也就是说,一般犯罪的人格缺陷跟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不一样的,反社会人格障碍要更加严重?”法令纹女士又问道。 专家点点头,对她的提问进行优化总结“一般犯罪的人格固然是有缺陷的,但未达到人格障碍程度,而反社会人格则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沉重的影响,反映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 “看来反社会人格障碍跟一般犯罪人格缺陷并不一样。”法令纹女士对着陪审席说道。 经过上次的‘游说’,法令纹女士发现‘能力减弱辩护变种’在布鲁克林这里行不通后,果断改变了策略,开始专攻反社会人格障碍了。 布鲁克林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