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克制的方式。 都很符合他自己心里“恋人未满”的定义。 人老啦。 什么干柴遇烈火之类的…… 搞不动了。 真正的爱情就是那几十年如一日连绵不绝、静水流深的关怀与陪伴。 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 老啦,牙口不好,嚼不动太硬的东西,喝不了太烈的酒,更吃不了太多甜的。 恰恰相反,这种粗茶淡饭却蕴藏心意的风格…… 他很喜欢。 真的很喜欢。 因为,这就是生活。 平平淡淡,才是真。 …… 轨道铺设完毕。 “许导,来看角度啦。” 随着李平东的话,许鑫赶紧走了过去。 见角度没问题,刚好山在“三分之二”后,点点头: “没问题。” 说完,抬头看向了周杰仑和杨蜜: “刚才那个速度去走,不紧不慢的来,想聊什么聊什么。反正是试拍,好与不好咱们都收工去下一个取景地,好吧?” “OK。” 杨蜜应了一声,而周杰仑也摆出了个OK的手势。 于是,许鑫点点头,站在滑轨旁边,盯着摄影机上面的数字屏幕喊道: “来,三,二,一,走……” 画面开始移动。 俩人开始步行。 杨蜜第一个开口: “咱俩聊点什么?” “呃……随便啊。” “那总要说点什么吧?” “要说什么?” “就说点什么呗。” “可说什么呢?” “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 “那也要说些什么呀。” “咱俩……在绕圈子吗?” “好像是在绕圈子吧?” “感觉好奇怪喔。” “所以才要说点什么吧?……诶你看看我眼睛还肿么?” 话音落,光影自脚尖蔓延到了上半身。 恰好,周杰仑转身。 二人对视。 看了两眼后,周杰仑摇摇头,一声轻笑: “不肿了喔~” “不肿了就行,不然眼睛跟你一样小可就难受了。” “……哈。” 周杰仑脸上又出现了笑容: “拜托,我是单眼皮,你不要听他乱讲了好不好。我眼睛只是看起来小,其实不小的。” “诶,一会儿带我们去哪吃早餐?” “就在这附近,码头那边。” 随手一指远方: “渔船回归了喔,有好多新鲜的海产,味道很棒喔~” “咕嘟~” 女孩咽了口口水: “好饿……” 话音落,摄影机定格。 俩人走出了镜头。 “OK。” 许鑫喊了一声,然后都不用他说,杨蜜和周杰仑,包括旁边站着的人都挤在了摄影机的数字屏幕前,想要看看拍的什么样。 所有人挤在一处,李平东直接调出了刚才拍摄的画面。 人群最前面的许鑫眯起了眼睛。 “三,二,一,走~” 随着自己的声音响起,画面开始缓缓移动……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画面结束。 许鑫颇为感叹的来了一句: “李老师,真厉害啊……” “哈哈哈~许导,你也不错哦,这段拍的很棒。镜头感很好~!” 李平东一脸笑意。 可其他人却都忍不住互相看了看…… 包括周杰仑和杨蜜…… 大家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 这段……不就是走路,移动拍摄吗? 演员一边说话一边走,还有啥? 拍啥了? 这俩人……就这么互相夸对方? 虽然镜头看起来还挺舒服的。 但也瞧不见什么特别的啊…… 这是很多人心里的真实想法,而许鑫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或者说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去解释。 导演的首要职能,是给观众诠释好故事。 告诉大家我拍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或者说把一个故事从剧本文字呈现到屏幕上。 这是首先要做的。 而做到了这一点之后,再去表达一些东西,或者利用镜头语言之类的……那是导演个人的事情。 这就是所谓的“风格”。 而很多观众追求的艺术鉴赏也不是什么去看导演拍摄的,他们看的是故事,是画面,是演技这些。 故事是否清晰明了,画面是否看起来舒服,演员的演技看起来是否自然。 他们追求的是这些。 而许鑫做到了么? 做到了。 高山、大海、林荫路。 这些画面通过二人那不紧不慢的步伐,以及缓慢平移的镜头,已经呈现给观众了。所以他们才会感觉这段看着还不错。 可要说去解构导演的镜头语言,或者是干嘛的……其实没必要,也谈不上。 第一是艺术鉴赏水平的高低。 第二就是……电影画面每一分每一秒的在前进。除非是刻意来抠细节的影评人,或者是被导演的某一个画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饱含特定情感的印象。 否则,就这种风景、人物、对话、剧情的设定,观众的第一印象永远都是“舒服不舒服”或者“看起来美与不美”这么简单直接而已。 不是说观众没有艺术鉴赏水平,而是说…… 电影市场里百分之99的观众,看电影最开始的关注都是这一点。 或许在二刷、三刷时,他们才会细心的留意一些东西,比如解析镜头语言,演技,或者是里面的某个彩蛋之类的。 但在观众心里,同样也有一个泾渭分明的分割线,就是哪些电影值得多刷,而哪些电影看完就忘。 就是这么简单。 值得多刷的电影,一定是某种电影本身通过一些你看得到,或者看到看不懂,或者干脆忽略但却依旧在心底留下印象的画面、镜头、主题这些“余味”,为其本身定下了输赢。 而不值得刷的电影,大多数问题都是出自剧情或者观众看不懂上面。 或许是观众本身阅历不够,要在几年后才能逐渐明白导演的表达。或者干脆就是烂片。 那就是后话了。 可不管怎么说,许鑫始终特别喜欢女友对他说的那句